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梁傲男
“五一”消费旺季前夕,即时零售赛道再度成为行业焦点。
4月30日,淘宝“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依托“饿了么”配送体系,开启在即时零售赛道的新一轮战略攻势。截至5月5日20时28分,上线仅6天的“淘宝闪购”订单量成功突破1000万单大关。
为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吸引消费者,5月6日,“淘宝闪购”推出每日免单抢购活动。
记者观察到,活动开始后的两分钟内,访问量急剧攀升,页面显示“访问人数较多,稍等一会儿就好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卖作为即时零售生态的“起点”,已成为电商巨头博弈的初始战场。一场围绕即时零售赛道,以履约效率为核心的激烈“角力”在电商巨头间拉开帷幕,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将迎来更为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万物到家”时代有望提速。
咖啡店、奶茶店
迎来订单高峰
自“淘宝闪购”在全国范围内全量上线以来,多地咖啡店、奶茶店迎来订单高峰。5月2日,上线24小时内,奈雪的茶全国核心城市门店在饿了么外卖订单单日同比增长超200%;库迪咖啡销量上升至咖啡类目第一,订单较日常同比增长近10倍。广东深圳等地,饿了么的奶茶外卖量同比增长200%。
“选择这个时间点下场,‘淘宝闪购’能够省下大笔营销费用于大规模补贴消费者。淘宝布局即时零售多年,已经推动一大批品类以及品牌投入到即时零售,同时饿了么的仓配、算法、地图等基础能力已经成熟。”一位接近淘宝闪购项目人员对记者表示,这是阿里巴巴做业务的风格,抢占最佳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协同全力押注。
事实上,今年京东与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动作频频,经过多轮真金白银的补贴投入,即时零售市场已基本完成消费者教育阶段。在这一关键节点上,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对商品性价比有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淘宝果断整合饿了么、盒马等业务板块,以及淘宝天猫平台原有的即时零售服务。同时,淘宝还在App内面向用户开展大规模补贴活动,进一步争夺即时零售市场份额。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阿里系(淘宝闪购、饿了么)的全面入局,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补贴转向更深层次的价值竞争。
在陈礼腾看来,京东以“品质外卖+零佣金+五险一金”为核心,试图通过供应链能力吸引注重食品安全和品质的用户群体。美团延续“高频低毛利”的打法,通过闪电仓模式快速扩张前置仓网络,覆盖生鲜、日用品等高频刚需品类,目标是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万能入口”。“淘宝闪购”依托天猫成熟的品牌商家体系,优先接入200个核心连锁品牌,利用阿里生态内的电商资源实现“低价+快送”体验,目标是在服装、3C数码等非标品类上建立差异化优势。三者的战略差异反映了对用户需求的细分:京东追求高端品质、美团聚焦高频刚需、阿里强调品牌协同。
用户黏性强
市场份额更稳定
即时零售是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的高时效性到家消费业态,主要特征是“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30年,预计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
2024年11月份,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支持到店与到家协同发展,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平台下单+就近配送,门店下单+即时配送),探索“店仓一体”“预售+集采集配”等新模式。
华西证券研报显示,与传统零售相比,即时零售的模式更好形成壁垒,竞争者难以复制,虽然前期需要较大的投入,以及盈利周期较长,但一旦形成规模化,将具有更好的用户黏性,市场份额更加稳定,盈利能力也会随着订单量提升而越来越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实体零售行业与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形成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凭借数字化优势,即时零售为连锁零售商家的实体门店带来了线上增量,有望在便利民生、促进消费、赋能行业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即时零售正加速推进“万物到家”时代的进程。外卖可以看作是即时零售的起点,借助高频外卖订单完成用户即时消费习惯的培育后,再逐步向3C数码、医药等高附加值品类拓展。头部电商平台不断加大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投入,通过优化履约效率、创新场景化服务,有望推动即时零售行业实现系统性整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