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强化立足本土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与领导能力

2021-01-16 06:5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市场,已经并正在成为全球争夺日益激烈的一个波澜壮阔的大市场。对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少人士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解读为“主要打通国内相关的堵点以使循环更加顺畅”。这固然是该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仍非战略重点要义的全部。

    在中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且增长潜力最快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中国企业必然面临与国外企业,尤其是西方发达经济体的企业激烈角力。应当坦承的是,如此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市场,在一些领域,特别是一些高端技术产品市场,并非由中国企业主导。因而,即便是本土市场,也没有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全面有效载体。问题是,如果中国企业在这一全球最具规模与潜力的本土市场上都不能胜出,那么未来也难以在全球胜出。当遇到诸如国际贸易摩擦与技术战的冲击时,中国经济的自主性将面临挑战。

    由此,一个日益扩大与深化的中国市场,应当首先是中国企业主导的市场,应当确保中国企业首先在本土市场上胜出,必须确保这一市场首先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全面有效载体。这也许是为什么确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战略的时代背景及其战略性要义所在。

    关键是如何做到。市场开放条件下,相比市场没有开放时,一切都变得相对复杂了。就产业经济领域看,市场没有开放时,拥有相对先进技术的外国企业,因无从进入中国市场,也许甘于通过“售卖技术许可证或专利权”的形式,与那些急需“引进技术”的中国企业合作,赚取利润。中国企业也能够在这种技术转让条件下“引进”一些技术,并拥有针对特定技术或工艺一定的自主改进权。

    在市场已基本完全开放的条件下,外国企业核心目标是凭借技术优势进入并力图主导中国市场,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将不再那么容易地通过花钱购买“技术许可证”来“引进技术”了。对于一家拥有相对高端技术的外国企业来讲,看待所有想从它那里“引进技术”的中国企业的眼光,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仅仅是花钱买技术的顾客,而是成为其夺取中国市场的绊脚石。此时的中国企业,若是想通过“合资”方式来达到“引进、吸收与消化外国技术”的目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甚至根本就达不到目的。

    拥有相对较高技术的外资方,要么是将合资企业与中方企业当作进入并垄断中国市场的“敲门砖”或“垫脚石”;要么是居高临下地要求合资企业的控股权,并要求中方母公司不得研发生产合资企业的同类技术产品,甚至将中方母公司的研发平台与力量吸收后拆散;要么是试图借助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独资公司扩大同类产品生产规模,迫使中方企业接受其苛刻的合资条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个别领域,重点龙头企业长期进行“中外合资”后,产生对外资及其技术的严重依赖,以致难以拿出自主开发的产品,导致了某些中国高端产业市场被外资所主导与垄断。

    这些情况的出现,除了企业层面缺乏赶超型战略决策的信心与能力之外,也有着多种原因。比如,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相互间竞争过于激烈以致无序的竞争。这种无序竞争一方面使得一些原本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一批企业下放到地方后,很快便走上与外资企业“合资”道路,或者被廉价卖给外资;另一方面,也给了那些外资企业压低出价抬高要价的机会。从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看,某些地方政府并没有主要从国家工业体系完整自主性、经济自主权、提升中国企业技术能力的方面考虑问题,而是主要基于“招商引资”的“业绩”或扩大“GDP”的角度考虑问题,以致沉浸在政绩性工程的光环之中。

    因此,全国一盘棋的意识以及统筹协调发展的政策思维与抉择能力,至关重要。以此为指导原则的有效的产业政策,既要考虑到新的形势及其可能的变化,也应充分吸取以往有关产业政策设计、选择、实施中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教训。为此,强化中国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升国家针对各类产业的领导能力,真正做出立足本土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部署,统筹把握好国家产业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力鞭策、支持和保护中国企业的自主产品开发活动与自主技术创新,加大“国家重大专项基金”向坚持自主研发的中国企业的倾斜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一次涉及国家层面、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坚定而高强度的战略性调整,需要将中国产业技术的低、中、高端市场纵向打通,解决中国产业被压制在中低端而在高端技术上受制于人的问题,打破中国高端产业市场不为中国竞争性企业所主导而被外资垄断的局面。这应当是“以国内大循环主体”的战略目标所在。也只有如此,中国才能更有底气也更加灵活自主地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