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应对疫情冲击,广东应如何出手稳经济?

2020-04-23 06:24  来源:证券时报

    韩和元

    无论是当年的非典抑或是当下的新冠肺炎,都属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这类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有着一个共性,即它不仅会导致大量的患者死亡、降低大量患者的劳动能力,同时还会耗费大量的医疗成本和各种间接成本。疫情危害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其对经济的严重影响。

    疫情对各国国内经济的冲击首先会体现为,各国国民会因担心暴露于公共场所或与人接触,从而增加感染的几率,事实上无需政府出台相应的政令,在正常的理性原则下,一旦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人们一般都会倾向于减少外出。这样一来,一方面表现为民间消费会为之骤降。而在当下,服务业和消费在各国经济的构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相比于第一、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更为强劲。这也就决定了,当这些行业受到打击之后,并在其他行业形成连锁反应,导致国家失业状况恶化。更为重要的是,反过来,就业问题又将直接且严重地影响消费。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投资意愿的下降和制造业产出的减少。尤其是在疫情失控,当局不得不采取停工、停学等紧急措施时,表现得更为强烈。也就是说,于各国国内经济而言,疫情不仅对包括“吃、游、看、运、学”等在内的各种服务业造成巨大打击,导致人们的消费信心下降,同时也会抑制投资、干扰生产、降低产出,从而令经济下滑。

    再看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何谓全球化?沃克与福克斯认为,全球化概念的核心特征,在于全球化市场中,国家疆界的被侵蚀和非相关性。这些变迁是“非常深刻的”和“具有根本性重要意义的”,对全球经济、军事、生态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各国经济越来越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经济日趋无国界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将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简而言之,新冠肺炎疫情对交通运输、旅游、餐饮和贸易的影响极为明显,并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相继减损的链条传递,最终影响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疫情的扩散,受影响的国家及地区也越来越多,世界主要经济体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如此,又会反过来对我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毕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链条是紧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欧美市场,一旦消费与生产制造因疫情而受挫,将会反向传导,进而影响中国。尤其是作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经济龙头的欧美国家,其疫情的发展,将深刻影响着我国。因为疫情所导致的经济全面停摆,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海外订单减少、外贸停滞,这对我们出口外贸的制造企业将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此外,这次疫情充分暴露出了当前全球生产体系是何等的脆弱。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的波动,都足以让整条供应链为之断裂。受疫情扩散影响,可能造成各经济体企业大面积推迟复工时间、工厂关停、物流受阻,对全球制造业的生产、运输、用工,都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且通过全球供应链网络,层层放大,进而造成全球贸易萎缩、企业订单和现金流压力上升。相比于需求冲击,供应链中断将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更加负面的影响。正是基于对这种国际产业分工所形成的全球供应链脆弱性的认知,各国企业都可能会在疫情结束之后,采取切实的手段,缩短制造业的链条,主动将生产线搬回自己所处的经济体,以此来重组自己的供应链结构,降低对其他经济体的依赖度。这也将意味着,当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可能会被打断,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格局也将随之瓦解。社会生产也将由现在的世界的社会化发展,向原来的一国的社会化发展回归。世界经济也将由现在的无国界化倾向,朝再国界化倾向发展。无疑,这都会对广东形成巨大冲击。

    首先,表现在进出口增速趋于下跌。来自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全省出口总额为16696.90亿元,占全国出口比重高达26.2%。也就是说,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广东一省就占据了四分之一强,是我国无可撼动的外贸第一大省。受疫情影响,无论是欧美,还是东南亚,经济都处于停摆或半停顿状态,这种冲击无疑将会远大于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及关税摩擦——2019年,虽然深受中美贸易和关税摩擦影响,但广东积极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外贸市场更加多元化,欧盟取代美国成为省第三大贸易伙伴。但当下,受疫情影响,不独美国,就是欧盟、东盟,其需求(医疗物资除外)都会呈现出崩塌式下跌,这将使得广东省企业新接订单数量出现崩塌式收缩。同时,由于开工不足,也将使得全省企业的采购量随之减少,进而全面影响进出口贸易。且由于占比很大,从全国情况看,广东的下滑也将不可避免地走在全国前面。

    其次,表现在产业转移加速。由于广东完善的工业制造体系和此前极具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成本,特别是基于各国对在全球一体化的思潮中,所形成的国际产业分工下的全球供应链的认知,世界贸易在过去20年大幅上升,广东对外贸易也不断上升。但在疫情之后,如各国改变认知,重组自身的供应链结构,以降低对其他经济体的依赖度,这将意味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可能会被打断。具体到广东,则表现为国际产业,尤其是外资将加速转移。

    那么,广东该如何应对这种趋势变化?我们认为,应从如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努力保持广东省传统制造业的优势。一、在成本竞争发挥越来越大影响的今天,必须切实通过减税、稳房价等手段,为企业减负、降成本。二、需进一步改革用工制度,稳定职工队伍,提高工人技能,同时合理引导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以此来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三、加强职业教育,大力提高工人素质与能力,以此来努力保持全省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减缓产业转移的趋势,全力维护好既有产业链生态。

    其次,调整制造业发展战略,多方采取措施,推动技术突破和价值链升级。一、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宽管制、降门槛”,降低市场保护,营造多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深化创新体制改革,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三、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作为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新主体。四、大力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充分发挥技术领军人才的作用。。五、以“新基建”重大战略布局为契机,加大对包括5G、新能源等在内的新兴技术的研究投入,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广阔的巨大优势,培育广东省企业在新兴产业的竞争力。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