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会的调仓动作,往往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近日,一则公告引起了市场关注。交通银行4月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收到其第三大股东社保基金会通知,基金会将在六个月内累计减持不超过14.9亿股交行A股股份,不超过交行总股本的2%。这一减持比例,可能会牵涉到近百亿的减持规模。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社保基金会减持交行的力度较大,但减持仅限于2012年参与交行非公开发行认购A股的股份。至于减持原因,则主要来自于投资计划安排,而基金会的战略投资者地位依旧保持不变。
纵观社保基金会的持股情况,减持并非仅仅局限于交行,但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减持交行股份,还是具有一定的含义。
对于社保基金会减持交行的行为,笔者将从四方面解读。
首先,交行属于A股市场的核心权重股份,而截至4月3日,交行总市值为4678.55亿元,位居A股上市银行股前六大市值的位置。
虽然交行尚且不算权重占比特别庞大的股票,但在A股市场中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因其属于A股大市值银行股,交行的价格波动难免会引起整个银行板块波动,间接对市场行情起到了降温警示作用。
其次,纵观社保基金会的投资回报情况,多年来在权益投资方面还是保持比较稳定的回报水平,年均投资收益率更达到8%左右的水平。目前,仅经过一个季度的交易时间,社保基金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减持股份,既有间接为市场降温的考虑,也是应对自身资产配置的需求。对于减持后的资金,未来不排除存在后续的投资计划,以提升整体投资收益率水平。
再次,虽然社保基金会发布了减持公告,但并非立即大幅减持,而是在六个月时间内循序渐进实施减持。与此同时,还强调社保基金会在交行的战略投资者地位保持不变,这使得对市场的直接冲击有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保基金会减持交行的背后,交行的股票价格以及估值水平并不高。
截至4月3日,交通银行动态市盈率仅有6.35倍、市净率仅有0.73倍。在银行板块中,这一估值水平以及市净率水平处于偏低状态。与此同时,自今年以来,交通银行股票价格累计涨幅仅有8%左右,年内涨幅不仅跑输同期银行板块指数涨幅,也明显跑输同期市场指数的涨幅。
由此可见,社保基金会减持交行,原因并非是交行估值问题,而更可能意在实施有效资产配置,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权益投资的回报率水平。
但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累计涨幅已经达到30%以上。作为颇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社保基金,选择在A股市场有如此大涨幅时减持权重股,也是有着为市场降温的考虑。
从整体上分析,A股市场的银行股估值优势仍存,仍然属于A股市场投资安全性较高的标的。至于社保基金会对交行股份的减持,或许无需过度解读,这也是一种比较正常的资产配置需求,减持行为仍需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