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北大光华院长刘俏:加强上市公司信披是建设好的资本市场的重要前提

2019-05-20 21:31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思文

    本报记者 王思文

    上市公司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关乎企业健康发展和投资者权益,也关乎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市场的加速融合。近日,光华-罗特曼信息和资本市场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资本市场信息质量暨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数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重点研制了中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数。

    白皮书显示,2013年到2017年,信息披露违规案例共有814例,占所有违规受罚案例27%。披露不合规案例共1498例,占所有违规受罚案例的50%。2013年-2016年因为重大差错等会计相关问题导致的财务重述有764里,占3326次财务重述的23%。

    相比较而言,市场是否对高透明的企业有回报呢?白皮书研究结果显示,从2018年5月1日到12月13日,上证指数下跌了12.65%,在这期间,中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数排名前300和前50家公司的累积股票回报虽然也下跌,但很轻微,分别为1.88%和2.22%。

    这一结果说明,高信息质量的公司能在资本市场中得到回报。在牛市时,明显跑赢大盘,在熊市时,抗跌能力强。

    基于透明度指数,研究团队还筛选出了公司声誉和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TOP50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不仅以持续成长为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也在长时间资本市场历练中经受各种风波考验,积累了宝贵信誉。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教授卢海对此表示,规范、透明和开放的资本市场才会有活力,才能成为有效配置资源的良港,而不是一个寻租的平台。对于市场上存在的造假和信息披露问题,我们既需要完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也要利用市场机制,回报诚信经营、高透明度的企业。

    事实上,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扩大,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范围拓宽,不仅带来国际资金和投资者增量,更提升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透明度、流动性。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监管重点就在于公司治理,包含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

    然而,在近期A股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披露工作中,不乏“业绩变脸王”等市场乱象。资本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上市公司?什么又是好的资本市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近日由北大光华联合新财富举办的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上说道:“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不一样的经济微观基础。增长的新动能有赖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而提升TFP的关键在于提高上市公司投资资本收益率(ROIC)。”

    他说道:“1998-2017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ROIC平均仅为3%。而好的资本市场应该具备强大的融资能力,给投资人提供合理的投资回报,以及具备价格发现的功能,从而帮助实现资源更有效的配置。而注册制、市场化的退市制度和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建设好的资本市场的重要前提。”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迅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同时表示,敬畏市场、敬畏法制是建设好资本市场的重要前提。

(编辑 才山丹 策划 王思文)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