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内幕信息知情人要管理好自己的“圈子”

2018-07-26 23:40  来源:证券日报 择远

    ■择远

    今天,我们从中国证监会7月25日公布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说起。

    事情是这样的:安徽华都苑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边炯与内幕信息知情人问某鸿是国内某知名商学院同班同学,都参加了高尔夫球队。两人平时经常相约打球、聚会吃饭。问某鸿公司要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其为内幕信息知情人。边炯借着自己熟悉问某鸿“除了看项目一般不出差”的工作习惯,凭借电话、见面联系,可以判断出问某鸿所在地点、战略转型工作的阶段性方向和进展节奏。

    后来,边炯内幕交易问某鸿公司的股票了……

    结果是,中国证监会决定没收边炯违法所得104.20万元,罚款312.61万元,罚没合计416.81万元。

    内幕交易被称为资本市场的“毒瘤”,一直以来都是监管层严厉打击的对象,并且,监管层对此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但是,无论怎么打击,内幕交易这一市场“顽疾”都无法得到彻底根除,不管是在A股市场还是境外市场。

    不过,从中国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内幕交易案件呈现出下降趋势,但依然是主要违法类型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稽查系统共启动各类调查案件307件,新增立案108件。新增立案案件中,内幕交易30件,同比下降21%。

    内幕交易者,破坏市场公平、公正,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而通过对中国证监会处罚过的一些内幕交易的案例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上市公司内幕交易主要集中发生在三个敏感时段,即重组预案、财务报告披露和高送转预案发布之前。泄密者主要为上市公司高管、重组标的公司高管以及中介机构人士等。

    如果对这些案件进行进一步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牵涉内幕交易的关系网,包罗了亲属、密友、同学、师生、生意伙伴等“圈子”。

    当然,有些内幕信息知情人并不是有意泄露内幕信息,就像前面提到的问某鸿,他是被“有心”的边炯发现了自己的工作习惯。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内幕信息知情人而言,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亲友圈”“朋友圈”“同学圈”“生意圈”等各种“圈子”,以防一不小心就泄露了内幕信息。这是对自己负责、对资本市场负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各类利益圈交织的资本市场,如果有人想提前知道底牌,在利益诱惑面前没能守住底线,铤而走险触发内幕交易,那么,在法律面前,这些人自然也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