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近年来,山西太谷农商银行立足地方、深耕县域,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服务定位,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积极发挥“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作用,以实际行动深耕普惠金融,倾力推动金融高效赋能乡村振兴,用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发展,为县域客户提供更深层次、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有力地助推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山西鑫炳记食业股份有限公司,一股浓郁的饼香扑面而来,丝丝甜味沁人心脾。穿梭在古色古香的鑫炳记文化园内,能切身感受到鑫炳记几代人的坚守和传承、传统技艺和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
鑫炳记第四代传人李炳成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2008年他接手鑫炳记时还是“手工作坊+店铺”模式,他想进行机械化改造,通过更新设备、扩大规模、提升效率把鑫炳记产业做强做优做大,但迫于资金不足难以起步。恰逢当时山西全省正在开展“三千三百惠农工程”,他从太谷农商银行的前身太谷农信社贷款10万元购置了第一台电烤炉。也正是在这10万元资金的扶持下,鑫炳记开启了全面转型,短短一年时间,生产效率提升了,销量也翻番了,生意越来越好。
2011年,接力棒传到第五代传人李俊伟手中,他秉承“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从研发创新品种、引进先进技术到拓宽销售渠道,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将鑫炳记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能也大幅提升。2023年,鑫炳记的产能飙升至5000吨,目前鑫炳记系列产品不但占领了太谷区一半以上市场,更是销往全国各地。鑫炳记还投资兴建了集晋商文化宣传、太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旅游餐饮及DIY体验于一体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园区,形成“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实现经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太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从小小的“鑫炳记糕点铺”发展到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旅游参观于一体的山西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园,太谷农商银行既是见证者,更是助推者。从2019年的300万元授信到2020年疫情影响下的950万元授信的追加,太谷农商银行专题研究、专人跟进、制定专项服务方案,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扩大规模、延伸链条,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堵点、难点,为鑫炳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24年初,太谷农商银行又为其提供2000万元授信,支持其探索“生产加工+文旅体验”发展模式,同时积极助力企业“破圈”发力,拓展线上渠道,如今电商销量已占据其总销量的2/3。
信贷支持鑫炳记的发展,只是太谷农商银行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以来,太谷农商银行发力普惠金融,聚焦小微实体经济需求,倾斜政策、加大资金投放数量、跟进服务,多渠道激活中小微实体经营活力。该行结合实际情况,加大1000万元以下的贷款投放力度,针对16类4.5万户重点名单客户进行再梳理、再分析,分行业、分批次、分层级开展走访调查,实地了解企业金融需求及经营情况,高效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精准化服务。2024年上半年,太谷农商银行累计走访小微实体客户1.2万户,拓展新增小微客户109户。
立足区域发展规划,太谷农商银行将信贷资金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倾斜,针对医疗、教育、玛钢、餐饮等行业,逐项与有关部门主动对接,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优化信贷资源供给,通过深化政银企合作,完善常态化走访对接机制,让普惠金融政策直达小微实体,多方协同发力,赋能小微企业发展。
该行聚焦专精特新、规上企业及小微商户经营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及时给予优化性意见建议,为企业量身定制专项融资方案,创新推出产业贷、诚易贷、惠商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将“1+N”服务模式融入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等各环节,通过综合式营销、全链条支持、全流程服务,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通讯员马利芳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