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农金频道行社资讯

云南农信:行金融报国路 当好乡村振兴领军银行

10-09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发稿人 孙金霞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金秋时节,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农户们种植的石榴红了、葡萄沉了,柑橘也愈发甜蜜起来,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把来自云南的丰收滋味传递到五湖四海;昆明市呈贡区花卉拍卖中心成交量不断攀升,这里的鲜花将飞赴远方,让来自云南的色彩装点中华大好河山;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已满一周年,它正用千年的沉淀和风土静候远方的客人……

    在这万紫千红的丰收图景背后,一直有因农而生、为农坚守的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云南农信”)默默耕耘的身影。岁月更替,云南农信浇灌金融活水,滋养云岭大地展现出勃勃生机。   

宾川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深入石榴种植园调研金融需求 云南农信供图

    流动资金贷款、“惠果通”“果e贷”及小额农贷等贷款产品组合策略是云南农信辖内宾川农商银行精心策划并灵活运用于支持当地石榴产业的高效金融服务方式。其依托“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会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精准培育行业重点龙头企业的同时,把金融资源滴灌向广大果农,有效助力石榴产业挣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实现从品种优化、规模扩张到种植技术革新、销售模式转型的全面升级。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宾川的乡村振兴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还在这片热土上绘就了一幅动心入情的“石榴红”画卷。

    截至目前,宾川农商银行超过1.14亿元的信贷资金如同甘露般洒落,不仅缓解了石榴种植户的资金之“渴”,还让新技术、新品种在石榴园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科技兴果”的绚烂花朵。

    云南农信辖内澜沧农商银行位于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内,为了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该行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前瞻性的金融服务理念,深度介入景迈山茶产业,成为推动当地茶文化传承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和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及云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坚实金融后盾。该行积极响应云南省委、省政府把高原特色农业当作云南的“芯片”产业来打造的要求,深入挖掘并发挥景迈山得天独厚的资源潜力,通过不断完善金融产品体系、优化金融服务质效,在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充分展现农信系统作为金融“主力军”的担当与作为。

    在“云茶”产业发展中,云南农信不仅为茶农和茶企提供资金支持,还致力于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茶园的基础设施改造到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从茶叶加工技术的提升到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云南农信始终与茶农和茶企并肩作战,提供定制化、精细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共同书写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辉煌篇章。

    一直以来,云南农信聚焦云南省“1+10+3”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在“特”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支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建设,发挥云南农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的作用,加大金融供给力度,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云南农信依托不断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粮食安全,全力满足春耕备耕金融需求,大力支持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紧紧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在乡村振兴中打造越来越多的“农信样板”,云南农信连续3年被评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优秀”单位。

    截至2024年8月末,云南农信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涉农贷款余额为4468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58%。

(编辑 汪世军 孙倩)

农金频道侧栏-证券日报网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