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博鳌释放金融开放强信号 A股市场吸金能力再升级
一年前,中国政府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的11项金融开放举措言犹在耳;一年后,李克强总理在博鳌再度推出了一系列的持续对外开放新举措,其中金融方面的对外开放对市场来说仍然是强信号。
对照去年和今年我国宣布的对外开放新举措,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开放措施是有延续性的,且力度在适度加大。在今年金融开放新举措的推动下,A股市场的吸金能力有望再度升级。
降准仍是货币政策工具首选 最快下月成行
2019年以来,央行通过全面降准、TMLF等货币政策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鸽派”,国内降息、降准的预期再次抬头。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业内人士有何看法呢?
昨日,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降准仍是货币政策工具首选,预计年内会有三次降准,分别在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各一次,最近一次或在4月份。
永安期货和海航期货“前后脚”停牌 引发业内对海航期货易主猜想
就在2018年年报集中披露之时,两家挂牌新三板的期货公司几乎“不约而同”的选择停牌,这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近日,永安期货和海航期货同步公告称:“公司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事项,公司股票暂停转让。”有业内人士表示,从两家公司公告内容来看,两家期货公司合并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毕竟期货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已有先例。
【中国证券报】
主力资金持续流出 高位股遭遇“甩卖”
3月28日,两市冲高回落,上证指数跌幅接近1%,跌破3000点,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的创业板指收盘下跌0.67%。在两市弱势震荡情况下,数据显示,2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达到251.9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净流出明显放大。在3月21日后,主力资金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呈现净流出现象。分析人士表示,随着资金心态动摇,短期行情可能仍存在波动加剧的风险。
市值增长逾十万亿 首季九成股票现赚钱效应
今年初以来不到3个月时间,A股总市值提升近11万亿元。展开一季度的A股“游春图”,百万散户跑步入场,“万亿元市值俱乐部”再添新丁,百元股数量大增,低价股大规模消失……在90%的股票展现赚钱效应之际,一些隐忧挥之不去:热点轮动加速、北上资金节奏生变、海外“黑天鹅”频发。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缠斗不休,A股下一步行情仍存变数。
控节奏慢功夫 外资入场进行时
伴随A股市场在2019年以来迎来一轮强劲反弹行情,外资加快了进军中国境内资本市场投资的步伐。继富达、瑞银资管、贝莱德、桥水、施罗德、路博迈、安中投资等16家知名外资机构之后,联博汇智(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1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了私募管理人备案登记。据不完全统计,上述17家外资机构中,至少有14家成立了30余只产品,涉及股票、债券、量化、多元策略等不同类型;其中2019年成立的新产品至少有5只。
【证券时报】
近七成投资者建议禁止上市公司随意频繁停牌
投保基金公司发布《全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对自然人投资者的基本属性与资产配置、投资心理、交易行为和心理预期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多数受调查投资者认为自己的操作风格以中长线投资为主,喜欢打新及喜欢ST和重组股票的投资者相对较少,占比不足20%。
五度举牌后再出手 永辉超市拟要约收购中百集团
时隔近两年,永辉超市(601933)又一次盯上了中百集团(000759)的控股权,这一次,采取的方式是要约收购。3月28日晚间,中百集团发布公告,永辉超市拟通过要约收购的方式,将其持股比例从目前的29.86%提高至最多不超过40%,即预定要约收购公司总股本的10.14%。本次要约收购的价格为8.10元/股,较中百集团最新收盘价6.59元/股溢价23%。
竞争加剧带动费税齐增 财险三巨头净利降12.9%
随着在A股及H股市场上市的多数保险公司年报披露,旗下财险业务经营情况也浮出水面。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竞争加剧带动财险公司费税齐增,上市险企财险业务2018年净利润均出现了同比下滑情况。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三家公司2018年净利润合计320.58亿元,同比下降12.9%。
【上海证券报】
科创板受理企业“信心指标”哪家强?8家公司高管用真金白银告诉你
经上证报记者梳理,截至28日共计19家受理企业中,有8家明确公司高管及员工将参与战略配售,由于科创板公司的发行价格由询价确定,完全市场化。因此公司高管及员工参与战略配售意味着对自家公司有十足的信心。
“宇宙行”本色不改 工行去年实现净利2977亿元
工商银行28日公布的2018年报显示,去年工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7亿元人民币,保持全球银行业最好水平,同比增长4.06%。根据董事会决议,工行2018年度预计现金分红金额为893亿元,即每10股税前分红2.506元,分红总额和每股分红较2017年均有所上升。
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上市“松绑” 新三板优质企业期待政策落地
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企业贝特瑞最新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40.82亿元,同比增长37.5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3亿元,同比增长43.63%。
如此盈利能力可以傲视不少上市公司,但囿于其为上市公司子公司,难以登陆A股市场。像贝特瑞这样的拥有硬科技的优质企业,在新三板市场不少,但以往的IPO政策并不支持这些优质企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