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券商 > 正文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2017年券商境外营收数据:30家中资券商境外业务收入超260亿元 海通证券力压中金拔头筹

2018-06-21 01:00  来源:证券日报 王思文

    ■本报见习记者 王思文

    随着金融行业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券商也开始加速国际化布局。

    尤其是今年以来,企业赴港上市热情升温,香港交易所更是在今年4月份宣布为内地部分公司赴港上市开绿灯,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对于保荐机构来说,境外投行业务无疑是一个“香饽饽”。

    近日,证券业协会公布了最新券商境外业务营收数据,公告显示,2017年共有30家券商设立香港子公司并取得营业收入,其中海通证券境外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最大,超过25%。东兴证券、中原证券等券商后来者居上,境外营收占比也突破10%。此外,据《证券日报》记者独家统计发现,除华融证券外,总营收在前20名的券商均已涉足境外业务。龙头券商的市场份额巨大,境外业务收入前5名券商收入占全行业境外业务总收入的七成,榜首海通证券就已占近三成。

    海通证券境外营收占比

    反超中金公司荣登榜首

    在境外业务上,目前已有30家券商涉足,龙头券商首当其冲。

    证券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17年度证券公司业绩情况公告显示,目前百家券商中已有30家券商境外子公司实现营收。目前来看,中资券商的境外业务聚焦于中国香港投行业务,规划一般是在中国香港设立券商子公司,以国内企业赴港上市作为首要切入点,同时不断开拓当地投行、资管、期货等业务,力求实现国际化业务进程。

    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券商海外业务收入规模增长加快,境外子公司营收在券商总营收中的占比持续提高。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数据发现,30家设立境外子公司并实现营收的券商中,除4家券商的境外营收占比稍有下降之外,其余26家券商均有增长(境外子公司证券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是指券商香港子公司合并口径营收除以券商合并口径总营收的比例)。

    海通证券的境外子公司营收占比已达25.58%,增长了4.38个百分点,反超去年榜首中金公司,荣登冠军。海通证券的境外业务发展较早,国际化业务已趋向成熟。天风证券非银分析师廖志明在提到海通证券国际化发展时说道,海通证券通过前瞻性收购,已构建海外业务的经营主体-海通国际证券和海通银行。其中,海通国际证券以投行为主,交易、资管为辅,对比国际投行国际化进程中业务模式的变更,预期海通证券业务模式将逐步多元化。

    中金公司位列第二,境外营收占比为20.67%。事实上,这两家券商的境外业务发展在券业一直领先,成为目前仅有的两家境外营收占比超20%的券商。中信证券保持第三,境外营收占比仍在12%左右。

    前20名中资券商

    境外业务独缺华融?

    一些券商的境外业务实现迅猛增长,例如,中原证券的境外子公司证券业务在2017年营收占比排名从去年的第8名跃升至第4名,境外营收占比首超10%,为10.38%,较2016年收入占比提高6个百分点。境外业务营收数额更是较2016年增长了159.16%,实现2.23亿元。

    东兴证券境外业务的发展突破更大,境外营收占比排名已从第18名跃升至第5名。其全资子公司东兴香港成为东兴证券拓展境外业务的重要平台和新的利润增长点。2017年全年境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净利润1.37亿元,境外业务收入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达到10.33%,较2016年收入占比提高近9个百分点。

    境外业务收入占比在10%以下但位居前十的券商有光大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兴业证券和招商证券,境外营收占比分别为9.62%、9.23%、8.05%、7.46%和6.69%。

    值得注意的是,据《证券日报》记者独家统计发现,在协会公布的券商境外业务营收榜单里,2017年营收排名前20的券商中,独缺华融证券。与此同时,龙头券商境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在逐年提高,凸显龙头券商优势。

    七成境外业务收入

    被前5名券商分食

    尽管多家券商发力境外业务,但从市场规模来看,龙头券商已经占据大半壁江山。

    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发现,2017年30家设立境外子公司并实现营收的券商的境外业务收入共计262.83亿元,其中,境外证券业务收入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是海通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分别实现72.19亿元、52.99亿元、23.17亿元、21.97亿元和16.99亿元,合计实现187.31亿元,占纳入统计的30家券商境外业务总收入的七成,龙头券商境外证券业务优势明显。

    事实上,今年以来,券商境外业务发展一直是业内焦点。近十家券商在年内获批跨境业务试点申请,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更是在盛夏升温。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伦曾在4月份强调,香港经过接近5年的讨论,在今年4月份宣布了25年来最重要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容许不同股权架构的新经济企业和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此后,暂无收入的歌礼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近日,又有华领医药赴港上市,生物科技企业迎来赴港上市高峰。赴港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加无疑是中资券商发力境外证券业务的一次挑战和发展契机,券商投行收入再现新盈利点,龙头券商投行能力更显卓越,而中小券商如何在差异化发展中开辟新路也成为新的课题。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