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冰
在农村数字化大潮下,越来越多县域正尝试通过借助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6月24日,记者获悉,包括“砀山梨”在内的全国100个县域特色产业,可从本月开始,获得由网商银行提供的免息贷款:从事该产业的农户、电商卖家等,通过手机,花费3分钟,即可申请2个月免息贷款。数据显示,截止今年6月份,全国1/3涉农县区已经与蚂蚁集团发起成立的网商银行达成普惠金融合作,数量超过850个,预计今年末,这一数字将达到1000个。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支持这些特色产业,本月起,多地政府与网商银行合作,推出“助农计划”,首批为全国100个县域的特色产业提供2个月免息贷款,由当地政府等选拔的1000位产业带头人,可以获得全年免息贷款。
网商银行统计数据就显示,过去六年,累计超过4000万小微经营者使用了数字信贷服务,其中超过2000万为涉农用户,占比超过一半;过去1年新增农村用户中,84%为从未获得过经营性贷款的首贷户。
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表示,在蚂蚁集团的技术支持下,目前该技术正在攻坚,今年有望识别苹果、梨等果蔬作物,从而支持这些果蔬产业带的农户获得更有力的信贷支持。他同时称,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但是依靠科技力量,中国的农村金融正走上一条快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我们希望农村的每一部手机,都能成为一个银行网点”。
(编辑 崔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