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银行 > 正文

商业银行多措并举 助力外贸企业稳运营、稳产能、稳市场

2025-05-19 23:54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杨洁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政策层面多次围绕外贸方面作出部署。外贸的稳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多家商业银行多措并举助力外贸企业稳运营、稳产能、稳市场,为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增效能注入强劲动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近一个月内,国家政策层面多次强调对外贸的支持。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5月7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到,“加力支持小微外贸企业,依托进出口贸易场景及订单、物流等数据要素,提升信用评估和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稳外贸稳增长”。

    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我们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从金融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多家商业银行针对外贸企业出台了专项支持措施或行动方案。例如,记者从中国银行获悉,该行制定出台了《中国银行支持外贸稳定增长行动方案》,从强化金融供给、深化金融创新、优化贸易促进、细化专业服务四个方面提出16条工作措施,实实在在解决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

    据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聚焦支持稳外贸工作重点,在各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设立外贸板块专项小组,常态化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优先走访对接小微外贸企业,多措并举加大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助力稳外贸稳增长。

    在跨境电商的蓝海之中,小微企业如“轻舟”,需要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记者获悉,建设银行以“跨境快贷”系列产品推出“纯信用、无抵押、全线上”的跨境普惠金融方案,实现“秒审批、秒支用、低利率”,为小微电商卸下融资重担。

    对于货款回款以美元结算的外贸企业而言,在汇率波动背景下,企业实际收入会受到一定影响。记者从光大银行广州分行获悉,该行创新设计“风险逆转期权远期购汇结构”服务方案,并为一家科技型外贸企业核定专项授信额度,既为企业构筑起了抵御汇率波动的风险防控体系,又通过授信额度替代现金保证金,有效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

    助力企业出口转内销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中国外贸稳字当头,展现出了较强韧性。海关总署5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2.4%。其中,出口8.39万亿元,增长7.5%;进口5.75万亿元,下降4.2%。

    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佩忠看来,未来出口增长仍有压力,宏观政策需进一步促内需、稳外贸。未来财政和消费政策仍有进一步加力空间,推动内需稳步回升。同时,加大力度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外部风险挑战,通过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拓展国际多元市场、加强贸易金融支持保障和加快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等政策措施,大力稳外贸、稳产业链、保企业、保就业。

    面对出口方面的压力,多地区积极行动,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渠道拓展等方式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我国各大平台与多家零售企业纷纷宣布将搭建内外贸一体化的线上线下联动平台,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记者从中国银行获悉,该行携手腾讯出台“稳外贸、促消费”系列支持措施,自5月份起,陆续通过加大商户帮扶、扩大用户优惠等有力举措,积极打造金融机构与科技平台协同服务“出口转内销”新场景,助力激发消费活力、更好释放内需潜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可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支持力度,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发展。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建议,第一,商业银行可以强化综合金融服务。为内外贸一体化设立专项信贷资源,着力满足内外贸企业的资金需求。第二,搭建撮合平台,促进内外贸成功对接。第三,围绕跨境支付安全、汇率利率波动等企业痛点难点,商业银行可以发挥科技优势和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作用,加快特色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的研发创新,提高全球支付结算效率。第四,加强外贸优品消费的金融服务力度。开发针对外贸优品消费的专属信贷产品,如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满足其购买外贸优品的资金需求。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