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银行 > 正文

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交行智慧助推大湾区核心金融圈建设

2019-12-25 05:3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大湾区核心金融圈是以大湾区产业为依托,以多种金融资源相互交织融合为显著特征,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为目标的一体化金融支撑体系,是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12月19日,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黄海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交通银行和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湾区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

    大湾区核心金融圈

    黄海表示,大湾区核心金融圈概念的框架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湾区经济是大湾区核心金融圈的建立基础。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能力最优的区域之一。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完善,核心要素不断聚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差异化发展为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有赖于与多种金融资源的融合,在湾区内,这种融合有天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大湾区核心金融圈的市场主体十分丰富,银行、证券、保险、资管、基金等行业蓬勃发展。

    “交行坚持把湾区建设作为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我们将金融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作为重点,专攻财富管理、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资产管理等四个重点领域。”黄海表示。

    专注供给侧改革强化跨境联动业务

    就财富管理而言,交行将围绕大中型企业在现金管理、产业链金融、并购业务领域需求进行布局。

    在科技金融方面,交行一是将推进机制创新,建立IT和业务部门融合式团队式的工作模式,主动对接市场。二是渠道创新。拓展外部数据源,从线上线下汇聚客户数据,从而推动构建内联外通的数据生态,打造端到端,客户旅程的极致体验。三是平台创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资源集聚优势,打造国际领先的金融平台、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

    在普惠金融方面,交行将突出重点行业,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与支出;其次是整合流程,升级配套服务。全面推行普惠结算优惠套餐,减费、免费促进客户结算提升,扎实推进网点综合化建设,强化对中小企业服务能力。

    交行还将在大湾区资管业务方面加强探索,坚持做大规模,丰富渠道,对接BAT金融板块扩大销售,为更多市场主体提供配套的资管服务,提升对品牌客户定制化服务能力。

    另外将探索筹建大湾区资管中心,在湾区内,实现湾区资管业务一体化经营,突出重点,突破大湾区核心金融圈发展的瓶颈。

    随着市场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大湾区难度系数更高的跨市场金融需求将不断涌现。

    黄海表示,为进一步破解大湾区的市场难题,交行提出联动发展模式,全面加强与交行香港分行、子行、澳门分行、交银国际、交银保险、交银理财等机构的联动,四大跨境联动业务体系包括客户的引流、支付结算、跨境交易和资本市场。

    近期,交行发布《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完善产品服务和配套支持。广东省分行也紧跟总行政策,推动强化集团内协同,发挥商行、投行、资管、基金、信托、保险、离岸等全牌照的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另外,交行还将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与各市场主体携手奋进,打造相互融合、支撑的参与者体系,在政策合规的框架内,以服务实体为导向,共同携手为湾区核心金融圈的建设贡献力量。

    在前述提及的大湾区金融创新论坛上,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此次推动与广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深化全面战略合作,正是顺应湾区发展潮流,进一步发挥交行的湾区金融主力军作用,搭建交流平台,探索‘政府+媒体+金融+智库’的新型产学研一体研究体制,为助推大湾区聚合资本市场、加强金融建设注入蓬勃动力。”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周宝志表示。

    交行还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和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在前期开展了“世界级湾区调研报告”系列的东京湾区走访和调研工作。“对标世界级湾区”实地考察系列之东京湾调研:《东京湾得失录——湾区实践十大启示》也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