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第十届中欧思创会走进北京 探讨新常态下国际变局中的企业策略

2025-03-19 20:11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刘钊

    3月18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全球化智库协办,中国欧盟商会、财新会、中国意大利商会等支持的第十届“中欧思创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与会嘉宾聚焦“应对新常态:国际变局下的企业策略”,就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政府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全球与本土力量对营商环境的双重影响,以及全球最重要经贸关系——中美关系的近期走向展开讨论,为企业家与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帮助企业解答更多关乎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近400位政、商、学界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    

    论坛现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图)

    论坛上,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发表了主题为“2025年剧烈动荡的世界——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他系统阐述了对中、欧、美当前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的思考,并强调面对挑战,中国和欧盟应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增信释疑,携手发挥建设性作用。针对2025年充满挑战的全球形势,朱光耀提到,当今世界不仅面临地缘政治挑战,还有气候变化、数字经济发展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新课题,后两者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新的考验,如治理框架和伦理标准的制定,以及中国和欧洲如何协调推动相关标准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管理学与领导力教授濮方可在致辞中表示,面对经济格局持续演变与地缘政治错综复杂所带来的挑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将持续赋能决策者提升适应力、决策力和领导力。他指出,新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单点突破,而在于通过协同合作释放其势能。同时,面对中欧关系乃至全球关系的持续演变,中国和欧洲之间应持续保持深度融合的纽带关系。

    濮方可表示:“越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越需要以创新思维来找到解决方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始终致力于以行动推动变革,以教育引领创新。”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法国依视路会计学教席教授、副教务长许定波在主题演讲“全球大博弈:回顾与展望”中指出,全球化依然充满活力,要理性看待国际竞争与合作关系。但同时,全球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量仍在持续增长,但增长率波动性显著加剧,这需要引起警惕。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兰小欢在主旨演讲“全球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变局中的独特优势,并揭示了支撑中国产业升级的底层逻辑。他强调,中国通过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形成了独特的“学习型网络”——从零部件制造切入,逐步内化技术参数与生产经验,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突破。他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指出中国工厂已突破传统规模经济逻辑,通过产业集群实现“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生产,而这种动态规模效应,是多数国家难以复制的。

    最后,兰小欢以DeepSeek为例表示:“DeepSeek震撼世界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开源生态代表的开放秩序。”他强调,新秩序取代旧秩序的核心动力永远是更大的开放性,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一脉相承。

    本次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副教授、副教务长、MBA课程主任张玲玲主持。

    在圆桌讨论中,张玲玲教授与埃尼中国董事会主席、埃尼能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埃尼集团执行副总裁詹尼·迪·乔瓦尼,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供应链与国际贸易主管合伙人张浩炜,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与高级研究员、Infosys原大中华区总裁、美国DXC科技公司原大中华区总裁刘宏,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宽共同讨论“变局中寻新机:跨国企业的新机遇”。大家表示,对于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和开拓海外业务的企业而言,只要秉持战略眼光审慎布局,仍存在切实的发展机遇。

(编辑 李波)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