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万兴科技召开线上机构交流会:技术研发团队占比超过50% 将大力拓展非英语市场

2020-12-25 15:08  来源:证券日报网 舒娅疆 蒙婷婷

    本报记者 舒娅疆 见习记者 蒙婷婷

    近日,万兴科技召开线上机构交流会,共有来自88家投资机构的105位投资者参与。万兴科技董秘孙淳与投资者进行交流时透露,公司正持续布局数字创意软件市场,并在大力拓展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非英语市场。此外,公司经营未受到海内外宏观环境波及,目前运营一切正常。

    将通过精细运营持续增加非英语国家收入

    作为主营消费类软件业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万兴科技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数字创意软件研发,并积极探索外延合作,当前已在深圳、北京、长沙、温哥华、东京等地设有运营中心,业务范围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在岗人数突破千人,全球用户过亿。在此背景下,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动态、业务布局、未来规划等问题受到市场诸多关注。

    万兴科技2020年以来加速布局数字创意软件市场,近期在京举办的“数字创意行业应用研讨暨万兴科技2021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十款创意软件新品,提出深耕视频创意、借力AI、SaaS协同的三大新品策略。

    在此次线上机构交流会中,针对“万兴科技的技术来源是什么”的提问,公司表示,其所有软件产品均为自主研发,并拥有全部的软件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产品没有采购、使用美国的技术。公司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工作,技术研发团队占公司总人数超过50%,研发费用也在持续增长。后续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视频创意领域的产品研发投入,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而针对机构提问公司是否存在“对美国重大依赖”问题,万兴科技表示,公司2017年-2019年消费类软件销售收入中来源于美国的收入分别为1.71亿元、1.85亿元、2.04亿元,占当期消费类软件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89%、35.38%、30.55%。2020年1-9月来自于美国的销售收入已下降至27.41%。

    “公司近年来大力拓展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非英语市场,来自于非英语国家的销售收入占比快速增长。如中国市场收入3年前仅占公司收入的3%,目前已提升至10%。今年来自于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巴西等国家的收入同比增速远高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速。”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非英语国家本土化,通过精细运营持续增加非英语国家收入,扩大公司收入来源和地域分布。同时增加国内市场投入,借助国家大力发展国产软件和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东风,快速提高国内收入占比,力争实现来自国内收入占比第一。

    此外,有机构投资者关心,在近期欧洲疫情形势下,消费者可能大幅减少外出活动,居家活动和消费是否会像第二季度一样促进万兴科技的软件产品销售?对此,万兴科技表示:“公司已关注到欧洲近日爆发新的疫情,疫情已持续近一年,并可能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存在。公司一方面正常推进公司的运营活动,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使更多的消费者在疫情期间能以更便捷的方式、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和使用公司软件产品,丰富大家的生活,帮助消费者抗疫。从公司这几日运营数据来看,来自于欧洲的网站访问量、产品下载量和销售收入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新基建将拉动国内消费软件应用市场的快速扩张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万兴科技在2020年以来受到机构诸多关注,多家券商发布研报并给予公司“买入”或“增持”评级。华创证券在今年8月、12月发布的研报中均给予万兴科技“强推”评级,华创证券认为,万兴科技拥有多款明星产品,包括喵影工厂、万兴PDF专家、万兴恢复专家、亿图图示等。公司超过90%的收入来自于海外,主要包括美日德等经济发达,知识产权保护相对较好的市场。公司长期将受益于国内、海外正版化率提升,其持续推出优质新产品“对公司估值提升有较大作用”。

    资料显示,万兴科技的主要产品涵盖了数字创意软件、办公效率软件、实用工具软件领域,公司持续深耕欧美日市场,同时开拓和培育以中国为主的亚洲、中美洲、南美洲、东欧、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打造更加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万兴科技在内,当前中国软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和发展前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期待。财富书坊创始人周锡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软件企业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具备较大竞争优势——市场需求较大、具备成本优势,中国企业还拥有庞大的人才积累优势,这些因素将有利于中国软件企业在海外市场获得较强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需要注意国际市场用户与公司产品及服务的接受度、契合度问题,而中国企业在用工、供应链的合规方面,在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培育和“本土化”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也需要重视。

    “我国在应用软件市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消费软件技术和资本准入门槛相对而言不算高,其核心竞争力是针对细分用户的场景化需求持续迭代能力,这方面我国正好有基于人口规模优势的“工程师红利”,而且其市场空间正处于一个扩张窗口期,一方面是新技术支撑下新场景拉动新消费,一方面是95后数字原住民逐步成长为主流消费人群,其人均数码产品消费时长和付费意愿都较前一辈人大大增加。

    “过去由于国外版权保护机制更完善、用户付费意愿更强,我国一些应用软件创业创新企业选择国外市场作为突破口。但以5G为引擎的新基建将拉动国内消费软件应用市场的快速扩张,新型商业生态处于形塑之中,消费者信息获取和财务行为逐步转到移动端,移动APP作为消费导流入口的价值进一步凸显,软件功能发挥和商业价值实现越来越依赖于针对特定用户场景化需求系统化解决方案提供,这也为前期具有一定先发优势的消费软件依托新基建带来的新商业生态优化战略布局提供了新空间。”陈端表示,同时,疫情以来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数据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今年上半年以tiktok为代表的APP在海外的一系列遭遇也是一种警醒,同时我国也强调数据安全与技术创新的自主可控。“部分消费软件‘回流’,抓住这一窗口期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积累优势向国内扩散,推动国际国内市场的协同并分散风险,也适逢其时。”

(编辑 白宝玉)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