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聚焦酒博会|王延才:白酒行业、产量相对稳定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2019-03-25 16:13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余若晰

    2019年3月24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开幕,作为酒博会的重头戏,在24日下午,中国国际酒业发展论坛也也同步召开。

    论坛的主题为“因为专注、所以极致”,中国酒业协会王延才理事长进行了个人演讲。

viewfile (5).jpg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5631.93万千升,同比增长了1.17%。其中饮料酒的产量是4985.30万千升,同比增长只有0.90%。酿酒行业的规模以上的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是8122.7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20%,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7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高达23.92%。这可以看出,在国家经济建设转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酒行业同样按照这么一条轨迹,行业稳定,产量相对稳定,但是酒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数据来看,白酒行业勃勃生机,但是,实际上也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面对着机遇和挑战。

    对于机遇和挑战,从行业而言,从企业而言,如何做到专注,如何提供极致的产品和服务,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王延才表示,首先,专注质量品质提升,酿造极致化的产品。品质是产业发展的根基,也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在任何时代任何阶段酒类产品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品质对工匠精神的专注和坚守。只有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才能为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增长动能,在消费者越来越懂酒的时候,产品品质将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关键。只有专注品质才能传承经典,只有专注品质不懈创新、精益求精,才能提升技艺,酿造极致化的产品。

    其次,专注消费需求,塑造极致化的品牌文化。由新消费需求衍生并且快速形成的酒业的新场景,由被动式的社交分享型向主动式的个人享受型转变。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转变,这是消费意愿真正得到释放的一次变革,变革的核心是体验,也就是说消费体验背后所蕴藏的是消费者希望了解到酒的原料、酿造、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健康等等这些元素,怎样围绕这个需求转变,塑造新的品牌文化,讲述极致化的品牌故事,这也是酒业面临的新课题。

    再者,是专注渠道营造,提供极致化服务。酒类营销渠道对于互联网工具的利用率还是比较低的,目前现在应该是90%以上的产品仍然是以传统渠道销售的。O2O的新零售商业模式在快速地崛起,近几年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长比例快速增长,未来成长的空间巨大。也许如今的酒类O2O线上线下加配送的这种新零售模式在未来还会发生转变,新零售餐饮+生鲜超市的模式未必可以在酒业行业中链接或者复制。无论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够满足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就是好的商业模式,能够提高产业链的效率,提高消费的便利性和体验感,就是好的极致的营销模式。专注渠道的营造,满足消费诉求和认同的极致化闭环服务,也应该是白酒行业追求的目标。

    与此同时,王延才还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白酒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专注品质、专注需求、专注服务的这种极致意识。困难不可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