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文章正文

中科创星米磊对话九天微星谢涛:硬科技投资值得期待

2018-09-07 19:49  来源:证券日报网 左永刚

    9月5日—6日,2018全球创投峰会在西安召开。国内外200余家全球顶尖创投资本与行业协会齐聚古城,共同热议创业创新的激情与力量。在首日下午的《对话CEO》环节中,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和九天微星CEO谢涛就《创业是一种选择》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艾问创始人艾诚担任本次对话主持。

    据悉,九天微星主要聚焦于“卫星物联网”和“航天教育”双轮驱动的业务布局。并于今年下半年通过一箭多星的方式开始部署物联网星座,计划3年内部署完成72颗低轨物联网卫星星。届时,整个卫星星座单日数据采集次数将高达5亿次,实现对重型机械、物流运输、无人设备等产业位置及状态的信息监控。同时,其协同互补、同步推进的商业路径也助其在2018年实现收入过亿的目标。

    作为九天微星的天使投资人,一直非常看好也给予了诸多支持的米磊也毫不避讳的肯定道:谢涛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创业者。过去在很多领域,美国都有着一些梦想改变世界的企业家。今天的中国,同样需要真正具备这个目标的创业者,去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去推动人类生活变得更好。

    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开始在在卫星应用领域寻找机会。事实上,这的确是一个容量大、机会多的领域,但同时极高的技术壁垒对专业度有着苛刻的要求。谢涛建议不要一上来就想做一个很大的东西,可以从一些关键的单机,比如说发动机,或者卫星上重要的零部件等切入,然后到测控以及发射服务等。过去几十年,人类创下了不少辉煌的航天印记,今天也需要更多更高的技术去改变人类的生活。民众的参与能够进入成本,加快创新,让更多的技术应用结合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航天行业需要找到能解决关键技术的创业者,以促进良好的生态。

    无论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的光学博士米磊还是在代表着中国最高科技水平之一的“中国航天”工作十余年的谢涛,都曾是公众眼里的科研工作者。然而今天的他们,一个在2010年提出了“硬科技”理念,并在之后的八年里不遗余力的做着硬科技的成果产业化工作,时至今日其所在的中科创星已投资240余家硬科技企业。

    对话中,二人都称对创业的选择并不后悔。米磊更是把从“研究”到“投资”归结为“历史的选择”。和风投起源于MIT的核心技术转换一样,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科院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从“上天入地下海”到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从量子通信设备再到人工智能芯片等,很多重大成果需要具体的工程化应用。因此,科研、产业和资本的融合是风险投资的溯本清源。

    米磊表示,正是其作为科研工作者的角色,看到了当年国内技术投资和产业化的市场空白,知道需要有懂技术、有耐心的投资人去更好的衔接科学技术和商业应用,并愿意尊重硬科技企业的发展周期坚持陪伴其成长。这种对原创技术项目的长周期培育,米磊称之为硬科技精神。

    近一两年来,人口红利、流量红利的消褪让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关注硬科技。科技创新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和期望。米磊强调,并不是否定模式创新中的机会,但是中国作为这么大体量的国家,技术突破是必须正视不能忽略的。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经过过去几十年的技术累积和科研投资,原创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实力。比如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其研发出的不少成果都达到了世界级水平。所以在今天的硬科技投资,并不是从零开始的盲目。找到真正的有学术传统的、在学术圈内可以排得上号的科研队伍,他的成果基本上是靠谱的。然后再去判断他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

    同时,米磊也呼吁公众、投资人、政府、市场等对科技创投、对科技创新能够有更多的关注和投入。“目前中国从人口红利变成创新红利,从模式创新走向科技创新,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谁转的越及时、越快、越早,才能越好的跟上。”

    而关于两位分别需要什么样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米磊讲到,正如他所弘扬的硬科技精神,欣赏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团队。他希望创业者不是仅仅的追求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商业价值,更要深耕技术,有在技术上做到单点冠军的目标和毅力。而谢涛对投资人的期望则是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要帮忙不添乱、相互理解、鼎力支持,并不是只看指标上的东西。

版权所有 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 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 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 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