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潇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总体维持宽松,信用债和资产支持证券(ABS)成为支撑房企债务融资的重要渠道。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共实现债券融资2541.9亿元,同比下降10.0%,降幅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其中,信用债成为融资绝对主力,ABS融资占比超三分之一,ABS融资重要性日益显著。
具体来看,信用债是房企债券融资的主力,长周期的信用债发行比例亦有所上升。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信用债发行规模为1526.6亿元,占总融资规模的60.1%,平均发行期限3.92年,其中发行期限在3年以上的占比58.4%,比上年增加12.8个百分点,期限显著延长。
从头部房企信用债发行占比来看,发行规模前10的企业信用债融资金额占比达到48.2%,较上年增加4.1个百分点。其中,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置地”)发行金额均超百亿元,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开股份”)等企业的发行金额也超50亿元。
“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等头部企业的资金优势除拥有良好的信用资质外,也与其销售保持韧性、拿地力度较大有关。”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信用资质来看,不少头部企业销售额超千亿元,在投资强度较高的情况下,头部企业有维持各类融资渠道畅通的需求,但仍会根据自身开发规模、融资成本、融资便捷程度等特点灵活匹配融资结构,以保持自身的债务结构健康和成本可控。
与此同时,ABS正成为房企融资的重要工具。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ABS发行规模达958亿元,同比增长4.8%,占债券融资总规模近38%,较上年同期上升5.3个百分点。从发行结构来看,CMBS/CMBN为主要发行类型,占比为46.3%,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5.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ABS平均融资利率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至2.77%。
“以写字楼、公寓、园区等持有型资产为基础的ABS产品更受青睐,反映出投资者对有现金流支撑资产的偏好上升。此外,资金成本下降亦增强了企业发行意愿。”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BS发行占比提升表明存量资产盘活空间巨大,融资渠道向手握优质持有型资产的企业开放。
海外债方面,整体发行金额仍处于相对低位。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的海外债融资规模为57.3亿元,占比不足3%。不过,海外债利率平均达9.73%,说明资金成本仍然高企,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国内渠道满足自身融资需求。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债券融资平均利率降至2.83%,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债平均利率为2.61%,ABS平均利率为2.77%,均低于去年同期。
展望下半年,刘水表示,房地产政策环境预计维持宽松,各项已出台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实,但城市及项目分化行情或将延续。企业还应结合销售拿地情况,提前筹划现金流,防范资金风险。同时,可积极利用项目“白名单”机制、经营性物业贷、公募REITs和持有型不动产ABS等融资政策,多渠道拓展融资现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