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走进上市公司 > 正文
文章正文

安科生物:从百亿市值迈向百亿营收俱乐部

2018-08-13 06:05  来源:证券时报

    7月的安徽,骄阳似火。站在安科生物位于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生产车间内,却感到安静凉爽。没有刺鼻的化学制品的味道,没有轰鸣的机器的噪音,药品车间内有几台小小的仪器,挂满了细细长长的管子,内有透明的液体正缓缓流动。这些液体贵比黄金:有培养成功的抗癌细胞,癌症患者一经输入可能获得重生;也有其它基因工程药物比如重组人生长激素,矮小症患者通过它,有望长高……

    在医药领域,一些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以其高度成长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如近年来安科生物不仅在生长激素、干扰素领域实现行业领先,更是法医检测领域的技术“明星”,曾在多起轰动全国的大案要案中大显身手;安科生物还打造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完整产业链,如今肿瘤最热门的几个领域如CAR-T(细胞免疫治疗)、PD-1抗体、溶瘤病毒等全面涉足。

    这个安徽省首个创业板上市企业,走出了一条内涵和外延并举的发展之路,上市9年业绩增长5倍。

    日前,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安科生物,对董事长、总经理宋礼华进行了专访。宋礼华表示,安科生物的优势在于深耕多年在生物医药领域,对平台的整合能力,以及团队的凝聚力和高效的战斗力,公司不追求在每个领域都得第一,但却在扎实推进每个项目的产业化落地。

    初心:挑战洋药

    打破国外药企技术垄断

    近日,安科生物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可实现净利润1.28亿元-1.6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为1.18亿元-1.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5%-48.99%。

    没有大起大落,却稳步地保持每年增长,是安科生物上市9年来在业绩表现上明显的特点。

    安科生物作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一,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09年,安科生物的营业总收入为1.91亿元,净利润为4457.05万元,至2017年,收入已达到10.96亿元,较上市第一年增长了近5倍,净利润为2.78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5.24倍。

    安科生物是生长激素、干扰素两个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近年来在精准医疗方面也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同时,产品涵盖了生物制品、核酸检测产品、多肽药物、现代中成药、化学合成药等多个产业领域,已成为了精准医疗领域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企业之一。

    在行业内,关于安科生物的干扰素、生长激素的打破进口药垄断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那是在1977年,一个特殊的年份里,高考制度恢复,很多年轻人的命运发生重大改变,其中就包括宋礼华。那年他刚刚20岁,考上了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4年本科学习后,他又在该校完成硕士学位的攻读,毕业后进入安徽省生物研究所。此后,宋礼华又赴德国汉诺威免疫研究所进修,从事“动物促性腺素的单克隆抗体”研究。

    1990年,当宋礼华知道用于治疗肝病的干扰素被国外药企垄断,导致国人都用不起时,就果断选择了“人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胶”为主攻目标。研究成功后,宋礼华马上奔赴上海向生产干扰素的厂家推销自己的成果,在国内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如今,外国干扰素产品在国内已基本消失不见踪影,昔日进口药垄断的局面被打破。

    在安科生物的展厅中,“挑战进口洋药,振兴民族药业”的标语,还记录着安科生物在创立之初的澎湃激情。宋礼华对记者表示,现在看,这种表达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带着一些狭隘的民族情绪。但是希望中国的老百姓能用好药,用得了、用得起,是包括他在内的众多国内的医药企业家一路奋斗的初心。

    另外一个拳头产品生长激素,也在安科生物等药企的技术攻关下,由高大上的“贵族药”,变成了价格更实惠的民族平价药。在中国国产生长激素产业化之前,生长激素市场完全被国外的默克雪兰诺公司的产品占据。但在长春金赛药业、安科生物等企业的生长激素推出后,迅速抢占了中国的生长激素市场,国外企业也不得不退出。

    研发“平民药”的安科生物收获了成长,也为万千患者家庭送去健康的福音。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经常有好多矮小症患者家属到公司或者销售点,啪一下全家跪下,感谢安科生物的生长激素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宋礼华说,每到这个时候,就觉得自己做的事业很有意义,由衷地高兴。

    甚至有患者从试用产品,变成了安科生物的“铁粉”,干脆加盟公司成为“小伙伴”。目前在安科生物上海驻地公司担任客服工作的李翻翻就是其中之一。李翻翻是一名矮小症患者。她在22岁的时候身高仅123厘米,看起来只有六七岁。身材矮小导致她从小生活自理能力都成问题,成年后找工作也十分困难,常常被认为是“童工”。因为当时市场上的生长激素非常昂贵,而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好,无钱治疗。安科生物给了她新的希望,在使用生长激素“安苏萌”后,李翻翻身高长了20多厘米。

    安科生物还给她提供了免费的药品,并接纳她成为公司员工。李翻翻对记者表示,自己如今的身高接近160厘米了,想到自己治疗以来的经历,有种重生的感觉。“董事长当时在公司年会上宣布,会终身为我提供免费的生长激素药品,直到我不需要用药,当时真的特别感动。感谢公司伟大的产品,也感谢公司给予我的帮助,没有公司都没有我的今天。”

    宋礼华谈到,国外的药企在中国企业推出贝伐珠单抗技术之后,将自己药品的价格从此前的2万多元下调至7700多元,这对中国患者来说显然是个福音。“我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药品价格降下来,让更多老百姓能用得起。”宋礼华表示。

    发展:围绕主业扩张

    重点布局肿瘤免疫领域

    从在实验室里攻克技术难题,到走出实验室进行技术转化,到如今定位更高,产品更多样化,安科生物早已成长为一个生物医药综合性集团。上市后,安科生物更善于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在外延式扩张上不断出击,屡屡收购一些优质标的。

    尤其是在2015、2016年,安科生物的版图不断扩张:2015年,安科生物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4.05亿元的交易价格,并购上海苏豪逸明制药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上海苏豪主要从事各种多肽类原料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同年7月,安科生物又与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股权合作意向书,以现金收购的方式收购了中德美联100%的股权。中德美联自主开发了全球系列最全的法医DNA检测试剂盒,打破了国外大公司的垄断并完成了产品和应用方面的超越。安科生物又通过此次并购,将公司业务快速切入至法医基因检测领域,从而打开了新的生长空间。

    5个月后,安科生物又宣布,拟以增资的方式投资博生吉公司,并在2016年又与博生吉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博生吉安科细胞技术有限公司,由此又快速切入新的风口——肿瘤细胞免疫治疗。2017年12月,博生吉安科申报的“靶向CD19”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受理。

    此外,安科生物还与上海希元生物(已更名为元宋生物)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并对希元生物进行增资,取得20%股权。该公司董事长刘新垣院士是中国科学院、乌克兰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其重组人肿瘤靶向基因-病毒(ZD55-IL-24)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

    也正是这些扩张,安科生物对自身的定位和认识在不断升级,实现了从“生物制药”的定位到“生物医药”的重大转变。

    宋礼华坦言,之前的并购扩张也不是个个成功,但安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后来公司发现,术业有专攻。选择并购标的时,一是要看公司是否具有盈利能力或者市场占有率,并购来之后,不能给上市公司拖后腿,二是对方公司要与公司在理念、价值观等彼此认同。

    另一个关键,其实在于安科生物对并购过来的企业的核心人员的尊重,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留住了人才。“并购之后,我没有把他们当作附属企业,都是我的主业,而且这些并进来的企业掌门还需要在集团任职,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价值。”宋礼华表示。

    未来:激励提高凝聚力

    打造百年百亿企业

    站在安科生物的办公大楼内,“百年安科百亿安科”的标语非常醒目。目前,安科生物早已实现市值过百亿元,其余的百亿目标,如5~10年的营收过百亿元,又如何实现?

    宋礼华表示,短期内,公司的利润增长点来自于几个方面:一个是生长激素,预计今年可实现50%左右的增长;二是干扰素市场也在恢复和上升;第三个就是安科生物的中药生产,2017年安科生物的中药为安科创造了2亿多元的营收,“预计今年的销售规模会比较大幅度增长,利润增长得慢一点。”第四个则是基因检测,随着公司影响力的扩大,现在利润增长幅度也比较快。其他的包括多肽和化药,还有诊断试剂等,是保持一个稳定持平、略有增长的态势。

    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CAR-T、PD-1、溶瘤病毒等三大肿瘤疗法是如今肿瘤界的几大热门技术,安科生物有着积极而广泛的布局。

    所谓CAR-T就是从患者体内提取一种T细胞,放到实验室里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安科生物主要通过与博生吉医药合作,开展以肿瘤为主的CAR-T细胞治疗技术的产业化。安科生物针对B细胞来源的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靶点CD19CAR-T临床研究,目前已有20多名患者经治疗达到CR(完全缓解),康复出院。

    宋礼华认为,CAR-T的竞争会非常激烈,但安科的竞争力在于机制灵活,且在推广上有一支稳定而高效的队伍。比起背负着巨大资金压力的独角兽企业,安科生物的模式更接地气,也有可能在中国市场胜出。

    采访中,宋礼华还透露了一个数字:安科生物目前有超过1500人的员工持有公司股份,已基本实现骨干、核心员工的全民持股。

    2018年5月,安科生物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9.95亿元,员工持股计划拟认购金额不超过1亿元。其中参与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董事(不包括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共计5人,认购总金额不超过806万元,占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比例为8.06%;其他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符合条件的员工不超过661人,认购总金额不超过9194万元,占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比例为91.94%。

    这也正是安科生物多年保持竞争力的另一个关键所在——高度重视人才,通过股权激励,实现人才与公司发展深度绑定,从而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动企业发展。安科生物上市以来实施过两次股权激励计划和两期员工持股计划,“团队凝聚力强,企业人员积极性很高”是很多外界的投资者在调研后对安科生物的一致评价。

    宋礼华表示,目前虽然与龙头企业有一定差距,安科生物也并不追求在每个领域都能做到第一,但是在这个足够大的市场中,安科生物的优势在于深耕多年在生物医药领域,对平台的整合能力,以及团队的凝聚力和高效的战斗力。

版权所有 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 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 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 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