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钙钛矿产业曙光渐近 产业链公司加紧布局

2025-07-08 20:26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雯珊

    7月8日,钙钛矿电池板块板块内多只概念股上涨,钙钛矿电池板块指数涨幅为3.74%。在6月30日至7月8日的7个交易日里,该板块指数累计上涨幅度达7.48%。

    实质上,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突破单结极限,存在多种技术路径。从结构分类来看,两端集成一体结构成本低、可复用部分单结电池技术。在材料分类上,可分为钙钛矿/PERC(发射极和背面钝化电池)、钙钛矿/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钙钛矿/HJT(异质结)、钙钛矿/CIGS(铜铟镓硒电池)与全钙钛矿电池等,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是现阶段晶硅电池的升级之选。

    据了解,TOPCon电池、HJT(异质结)电池和IBC(背结)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分别为28.7%、28.5%和29.1%,且所能提升的空间较有限。而单结钙钛矿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33%,钙钛矿叠层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甚至可以突破40%。

    万联证券高端装备行业首席分析师蔡梓林认为,相比于传统的晶硅电池,钙钛矿具备多重优势,一是理论转换效率上限高,显著高于晶硅电池;二是生产成本低,未来量产制造成本优势显著;三是工作稳定性好,在阴雨天气和日出日落等弱光环境及高温环境均能较好工作;四是下游应用领域丰富,除应用于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电站外,可广泛应用于光伏车顶、弱光及室内光伏等场景。

    “在技术发展上,钙钛矿电池用不到20年时间走完晶硅电池数十年的效率提升之路,产业化持续加速。”蔡梓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当下,钙钛矿电池技术目前已经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头部企业已着手建设GW(吉瓦)级生产线。国海证券预计,2025年至少有3条GW级生产线投产,覆盖单结及叠层路线。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6年钙钛矿电池新增产能有望达16GW,2030年将达161GW。德邦证券预计,2026年钙钛矿设备市场空间超百亿元,2030年有望超900亿元。

    2025年6月底,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吉瓦级钙钛矿产业基地投产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举行,标志着钙钛矿光伏技术正式迈入商业化规模化量产新纪元。2025年4月,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钙钛矿及晶硅两端实验电池转换效率达34.85%;产能建设迈入GW量产阶段。

    在此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在互动易平台上回应了自身钙钛矿业务发展情况。

    7月初,隆基绿能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相关人士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外表示,近年来,公司保持对前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持续研究,多次刷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尽管钙钛矿叠层电池有着转换效率高等优势,但是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然存在例如稳定性等诸多问题,目前该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

    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在日前也对外表示,目前公司主要业务为光伏电池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半导体设备业务占比较小。公司作为技术平台型企业,在TOPCon、HJT、钙钛矿及叠层等技术路线均有布局,并都可以提供整线设备。

    “公司作为钙钛矿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当前主要聚焦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核心生产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当前,公司的发展战略聚焦于光伏装备和包装装备这两大核心业务,能提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MW级及整体解决方案,并提供GW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产装备输出与技术支持。”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办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编辑 何成浩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