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 见习记者梁傲男)4月27日至30日,“源于雪域 绒于自然”探索之旅再度走进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品牌会员、合作伙伴与当地牧民共同挥洒汗水,在麦溪乡黑河牧场100亩沙化土地上播撒草籽。本次探索之旅活动由江南布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布衣”)、扎琼仓生态文化发展中心及牦牛绒品牌SHOKAY绣嘉联合发起。
牦牛绒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天然纤维,其生产过程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牦牛生命周期中碳排放低,采食方式不伤植被根系,其粪便更可作为天然肥料和种子传播载体。这种每年自然脱落的绒毛,生动展现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天然平衡。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95%的牦牛栖息在中国青藏高原。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作为本次探索之旅的目的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牦牛重要的自然栖息地。然而近年来,“黑土滩”等草原沙化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牦牛的健康生长和绒毛品质,削弱了土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威胁着黄河上游流域的生态平衡。
2024年5月,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绒于自然”项目在若尔盖地区启动首期290亩黑土滩修复。今年4月,项目团队再次来到若尔盖麦溪乡黑河牧场,开展100亩草场生态修复工作。
2022年开始,江南布衣与融设计图书馆开启为期五年的“布尽其用”项目,从“织物”这一载体出发,对中国传统手工艺进行解构,用以传承和创新。其中,牦牛绒作为代表中国的天然纤维被深入研究。
作为中国品牌,江南布衣长期致力于推动原产中国的面料创新和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7年,江南布衣旗下高端女装品牌LESS发布了牦牛绒产品,并于2021年推出首个牦牛绒系列服饰。据悉,截至目前,江南布衣旗下的JNBY、LESS、速写、jnby by JNB等品牌均已推出含有牦牛绒的产品。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牦牛绒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2024年,江南布衣联合SHOKAY绣嘉等合作伙伴发起“牦牛绒产业振兴项目”,包括制定牦牛绒的国际可持续标准、对牧户们进行动物福利保护培训并且进行牧场认证、参与牧区的草原生态修复,牦牛绒面料的创新研发等。该项目旨在联动从原料采集到消费市场的多方价值链参与者,推动整个本土牦牛绒产业的完善与发展。
2024年8月,全球首个牦牛可持续标准——《农场动物福利要求 牦牛》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准促进了牦牛的保护和健康养殖,提高了牦牛绒的质量和产量,更助力乡村振兴,为中国牦牛绒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自今年4月开始,对牧户们进行标准的培训及对牧场进行认证的工作陆续开展,该标准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牧场所采用。
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表示,从今年开始,江南布衣将逐步开放与供应商联合研发的牦牛绒创新面料工艺,与行业共享成果。随着标准普及、市场完善和产业链协同,牦牛绒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将穿上100%可溯源的牦牛绒服饰。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