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京东青年城”将建近4000套员工公寓 可拎包入住

2023-05-04 19:54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贺俊 见习记者 刘霄引

    5月4日,“京东青年城”项目启动。该项目将在京东总部大楼旁建起近4000套可拎包入住的员工公寓,包含幼儿园、电影院、篮球馆、游泳馆、商业街等休闲、娱乐、健身配套场所。该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社会关注,“现在去应聘还来得及吗”“别人家的公司就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微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羡慕京东员工,想到京东工作,也有网友表示希望别的公司也能按照这个标准“卷起来”。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京东建设员工租赁公寓是解决大量基层员工居住、通勤成本过高问题,提升员工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值得提倡的民营企业以自身行动提升员工福利、加强职工关怀的典范。”

    员工居住条件改善投入达220亿元

    据了解,这一项目的总投入预计将超过60亿元,加上去年投入百亿元设立“住房保障基金”,京东在住房保障上的支出成为近年来京东在员工福利的最大投入。京东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张雱女士表示,从二十年前创业初期,京东为员工在海淀区六郎庄租下员工宿舍,到如今遍布全国各个职场、物流园区的超2.5万套员工公寓,在员工的居住条件改善上累计投入了220多亿元。

    “京东青年城”将建成近4000套的自持员工租赁公寓,其中,还为初入职场的实习生准备了千余套公寓,以缓解他们从学校到职场的住宿压力。所有公寓都可以实现拎包入住,公寓内还配备了大量休闲、娱乐、健身区域,预计租金价格约为市场价格的一半。据了解,数十万京东员工的工作地点遍布全国,大多数一线员工都能实现就近上班。

    京东认为企业对员工好,员工才能用真心去服务客户,客户才能用信赖回馈企业。真心对员工好,就是要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不仅要为他们提供一份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完善的社保,更要时刻关注员工的所想所需,在员工生育、安居、子女教育等关键时刻,通过“住房保障基金”“员工救助基金”等额外保障给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员工把日子过得更好,对未来充满信心。

    柏文喜表示,京东作为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的快递员是企业和用户打交道的第一界面,他们的精神面貌、服务水平对于京东的品牌、社会形象与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是京东软性资产中最重要的一环。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无疑可以提升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认同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和企业,同时也有利于公司整体运营水平的提升。

    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如格力、华为、京东、娃哈哈、鸿星尔克)为员工建设公寓,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现象。在房价、租金高涨的情形下,员工求职客观上会选择能提供住宿的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人力密集型的企业,特别是对于物流或生产线上的一线普通员工的需求量很大,而且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这类员工的流动性很强。为了更好地吸引工人、留住工人,降低用工成本,也需要建设员工宿舍。

    提高员工福利或可改善企业绩效

    去年11月,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集团拿出100亿元人民币,为包括全体德邦员工在内的所有集团员工设立“住房保障基金”,以支持工作满五年以上全体员工,包括每一个快递员工和客服等基层员工,实现购房愿望。员工购置家庭首套房可以申请最高百万元贷款额的贴息支持。柏文喜认为京东给基层员工提供更多福利的模式,体现了京东激励基层员工,促进企业快速成长的意图。建员工租赁公寓、设立“住房保障金”等举措对其他互联网大厂而言,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对一些非劳动密集型的互联网大厂而言实施起来更为容易一些。

    “这些举措对整个社会都有很强的示范效应。”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京东有自建物流体系,对人的依赖性更强,人对京东业绩的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员工的稳定性和满意度提升也能直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粘性,从而带动业绩增长。”

    柏文喜对记者表示:“之前也有不少企业采取类似举措激励员工,但主要是大型国企和央企,以及部分上市公司在做,纯粹的民营企业还是比较少的,总体而言实行效果还是不错的,对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归属感非常有效。”

    李宇嘉认为,越大的企业,其社会责任也越大,近年来国家对于大型企业,特别提倡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其指标之一就是对员工福利和需求的人性化解决。

    柏文喜认为,提高员工福利待遇虽然短期来看对企业而言会有成本增加和资金占用,但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度,提升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提升运营水平和改善企业绩效是有利的。

(编辑 白宝玉)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