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互联网创新助农模式 阿里巴巴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1-02-25 11:57  来源:证券日报网 吴文婧

    本报记者 吴文婧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据统计,8年来,阿里巴巴平台农产品销售总额达到1万亿元;最近3年,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巴巴平台的网络销售额超过2700亿元。

    2014年起,阿里巴巴聚合淘宝天猫、阿里云、菜鸟、盒马等20多个业务,打造全方位的互联网助农体系。2017年,阿里巴巴设立脱贫基金,从教育、健康、生态、女性、电商等五方面,助力贫困县域可持续发展。

    “脱贫、致富、升级”,是阿里巴巴助农的三大关键词。阿里巴巴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贫困县域是助农的重中之重,利用聚划算、淘宝直播等平台资源,在淘宝、支付宝开设‘兴农脱贫’活动专区,集中资源帮扶农产品上行,目前已覆盖原国家级贫困县农产品20万种。”

    据记者了解,针对快递下“乡”不进“村”的痛点,阿里巴巴菜鸟网络首创的“农村快递物流智慧共配”,已经落地27个省份的900多个县域。云南省62个县域物流共配中心,有38个位于原国家级贫困县。贵州36个共配中心,29个位于原国贫县。西藏已拥有6个共配中心。

    截至2020年底,阿里巴巴为贫困县打造了寻乌百香果、砀山梨膏等50个农产品地域品牌,覆盖县域超过30个。在农业“最先一公里”,阿里巴巴持续重投入冷链物流建设。2020年,阿里巴巴5大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数字化产地仓)建成投用,打造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农商品”、从田间走向餐桌的核心枢纽。

    “产业兴,才留得住人,村庄才有希望。到脱贫一线挂职的阿里特派员,为贫困县引入‘客服县’、假发、AI数据标注等新产业,促进了就近就业。”前述人士向记者表示,“近年来,阿里巴巴还将物联网、光谱识别、区块链溯源、电商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打造智慧农场,与30多位农业院士及首席科学家展开合作。”

    随着阿里巴巴互联网助农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初步实现,“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正不断成为现实。

(编辑 张明富)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