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百炼智能全力打造企业B2B营销“数字引擎”

2020-08-20 02:11  来源:证券日报 赵学毅 于琦

    本报记者 赵学毅 见习记者 于琦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一共有四个比较大的风口,除了移动互联网之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三个风口都踩上了,我个人没有什么太大的遗憾了。”在北京百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炼智能”)的一间会议室里,百炼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冯是聪对《证券日报》记者感慨道。

    三年前,美国B2B营销智能化服务公司ZoomInfo驶入发展快车道,并于今年6月份在纳斯达克上市,如今市值稳定在180亿美元左右;两年前,对标ZoomInfo的百炼智能在国内成立,并在短时间完成了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如今也备受资本青睐。

    “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个机遇,百炼智能在做的事情就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量。”冯是聪告诉记者:“随着新基建规划的大规模落地实施,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发展方向,将会迈入‘黄金时代’。”

    技术打通数据孤岛

    “我发现过去的销售在进行客户拓展时,往往都是依赖个人的人际关系获取销售线索。”冯是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传统的获客方式带来的是低效率和高成本,利用AI技术为企业提供智能获客解决方案正是市场所需要的。而且,能够帮助企业赚钱的生意永远都是好生意,投入产出比可以非常清楚地计算明白,这是真正的刚需。”

    时光倒回至2003年,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的冯是聪曾是中国第一代通用搜索引擎“北大天网”核心研发成员之一。作为连续的创业者,冯是聪作为技术VP参与了秒针系统的创立,他也曾是明略数据的联合创始人兼CTO。抱着对市场的期待,凭借对技术的信赖,如今的百炼智能,是冯是聪首次作为CEO的第三次创业。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互联网上公开的数据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深度加工。目前公司的三大核心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知识图谱技术,能够打通数据孤岛,让分散的数据进行聚合。”冯是聪解释道,“我们会先将互联网上现有的公开的零散数据进行采集,比如说企业工商信息、招中标信息等;接着会将原本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比如说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信息要素提取出来,形成一个互联网的知识图谱。而知识图谱可以提炼出一个企业的多维度信息,帮助企业智能获客和精准获客。”

    做企业B2B营销“数字引擎”

    “百炼智能服务的行业主要涵盖了三个方向,分别是快消行业,包括食品和日化;保险行业;能源化工行业。今后会在这三个行业中进行更深入地探索和研发。”冯是聪谈道。

    说罢,冯是聪拿出了电脑,在大屏幕上为《证券日报》记者演示了百炼智能研发的SaaS产品“渠道宝”。“我们做的是满足企业B2B营销获客全流程需求的SaaS产品,客户拿到账号名和密码以后就可以直接登录进行操作。”冯是聪操控着鼠标,在系统中熟练地勾选着自己所需的信息,整个页面如同企业B2B营销版的搜索引擎。

    冯是聪向记者解释,“渠道宝是基于全网招中标信息大数据的一款渠道拓客产品,只要有新的数据样本进来,我们的机器就会进行学习,学习以后模型也会实时更新调优。从数据层面说,积累的数据越多,精度就会越准。”

    谈及建模和调优,冯是聪分享了他与第一个客户之间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该客户是食品行业世界500强企业,当年正推出一款“胶囊咖啡机”。“我们讨论了十几个维度,比如商圈、写字楼、企业性质、行业性质、男女比例等,按这些数据建立了模型并据此进行咖啡机布局。”冯是聪说:“从最开始的锁定客户画像,到找到这个客户的名单、联系方式,再到预测成单、预测销量,百炼智能帮助客户打造了整套的潜在客户挖掘系统,并打通了客户的CRM管理系统,每天咖啡销售了多少杯,都能够传回系统中,并不断优化模型,最终形成一个闭环。”

    谈及和多家知名头部企业达成合作的经历,冯是聪说:“我们坚持的一个打法就是从上往下打,从头部客户往腰部客户下沉,最后再往长尾客户打,因为头部客户的壁垒是最高的,但是只要坚持做下来,之后在同行业复制就简单了。而且,打头部客户的壁垒非常高,友商进入也就非常困难。”

    资本赋能梦照进现实

    创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想成为中国版的“ZoomInfo”,更要有资本的加持。

    “百炼智能从成立第一天起,就严格按上市公司要求的去做,融资拿到的钱都在进行纯市场化运营,组织架构相对简单。”冯是聪透露,“目前来看,比较适合的就是在科创板上市,但因为现在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暂时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时间计划表。”

    虽然公司发展时间尚短,但冯是聪仍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三年规划。“今年我们计划实现小规模盈利,希望明年现金流为正,后年则具备了上市的条件,这是我们的一个初步的想法。”

    从CTO到CEO,带给冯是聪的不仅是角色的转变,而是要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坦率来讲,角色转换对我来说确实有一定的挑战。”冯是聪坦言,“原来我更多的是做技术,‘幕后’管理好整个公司的运营,也是有一定的压力。”

    不过,技术出身的冯是聪在与客户沟通时,具备了天然的优势。“当客户提出要求时,我能清楚知晓通过技术是否可以实现,而不是回头再去找别人帮忙,能做就做,不能做不勉强,更不会夸大其词。”冯是聪对《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表示。

    冯是聪回顾创业所走过的路,脸上扬起一股自豪的神气。“一个公司的问题,无论是技术、产品、市场、商务、人事、财务,都应该是公司创始人的问题。所以,我一直在突破自己的边界,努力向顶级CEO靠拢。”冯是聪最后强调。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