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炎涛
11月29日,在滴滴拼车上线四周年之际,滴滴升级拼车业务发布全新拼车产品。同时滴滴宣布12月3日将在26个城市推出拼成打1折,最高减100元的活动,打造首个“全民拼车日”。
滴滴平台数据显示,自拼车上线以来累计有29亿人次使用过拼车,最近一年累计行驶45亿公里。在北京约有30%的滴滴用户会在通勤高峰时段选择拼车,有助于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发挥共乘价值 乘客打车更省 司机收益更多
据介绍,升级后的拼车业务将在原来快车页面基础上,单独设立拼车页面。滴滴将提供两种拼车模式,分别满足时效和高性价比的用户需求。对于更注重快速出发的用户,可在快车页面勾选“接受拼车”再发单,空车和已接到拼友的载人车都能来接驾,从而在排队打车时帮助用户更快出发。
在单独的拼车页面则提供“拼成出发”功能,用户可在拼车独立页面提前发单,系统将先匹配拼友再叫车,拼成则一口价乘车。滴滴表示,提前下单便于系统积攒一定数量的拼车需求,从而提高拼成概率和顺路程度。
“在我看来,拼车是我们首次把承载乘客的运输单位,从车降维到座位。每一辆车有4个座位,如果能够把所有的乘客的出行两两合并,马路上行驶的车会减到现在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够把三个需求合并在一辆车,马路上行驶的车会减到现在的1/3,拼车在我看来是解决城市道路拥堵最高效的一种方式。”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CTO张博表示。
而对于司机来说,拼车意味着降低空驶率、多拿奖励。据介绍,通过数据计算,在过去的一个月,司机接拼车订单能够减少空驶率达16%。司机同时接快车和拼车订单所获得的冲单奖励,相比只接快车订单要高约14%。在不影响乘客计费的前提下,滴滴还在52个城市探索给司机提供共乘里程的多倍计价,让司机多拼多赚。
强化技术能力 加大投入继续补贴
为实现快车的车内座位利用率最大化,首先需要有足够的需求密度,其次技术挑战则在于需要预测未来时段内的订单供需分布状况,计算顺路度和最优的供需匹配。滴滴出行CTO张博表示,目前滴滴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建立实时供需预测系统,致力实现最小程度的绕路,同时让多个乘客顺路同行的路线匹配度更佳。
据介绍,目前滴滴每一次实现拼友间的成功匹配,平均需要额外进行18.6万次匹配计算。结合每天超过400亿次地图路径规划请求,每日处理数据超过4875TB的能力,经过算法不断优化,如今拼车的平均绕路时间已相比去年减少30%。
实现“共乘”意味着会产生接送拼友的时间消耗,还会受到突发的堵车等客观因素影响。为了方便乘客提前掌握行程,滴滴在拼车全流程增加了预估到达时间的提示,并计划推出延误保障权益。在整个里程中,如遇到堵车等额外的费用支出,将由滴滴承担。
滴滴相关负责人介绍,升级后,滴滴会在拼车上面进一步投入,继续补贴。“我们只是把方式更加精细化,原因是我们把拼车更加回归到拼的本质,因为只有拼车鼓励共乘,创造更多的共乘里程以后才能真正创造出用户价值,创造出社会价值。我们会把更多的补贴、折扣给到拼成的用户乘车更实惠,给到司机增加收益。”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