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抵制低价“内卷” 多家硅片企业联合挺价

2025-11-14 00:41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殷高峰

    近期,由于下游的电池环节收紧需求并进行限价采购,致使硅片采购订单骤减。部分现金流紧张的二三线硅片企业出现恐慌性抛售,使硅片价格出现下跌。针对价格波动,国内硅片行业出现联合挺价行动。

    11月13日,SMM(上海有色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数家硅片企业当天联合挺价。其中,183N硅片上调至1.3元/片;210R硅片上调至1.3元/片;210N硅片维持1.6元/片至1.65元/片区间。此前执行的低价订单暂停发货,并重新议价成交。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降价也很难刺激更多有效需求,反而会加剧低价竞争。”在SMM光伏分析师陈家辉看来,今年四季度,产业链整体成交量较三季度明显减少,报价与实际成交价格产生分歧,“有价无市”成为趋势。预计这种情况在2026年下半年才会出现转变。

    “企业联合挺价可以说是光伏行业‘反内卷’的积极尝试。长期以来,低价竞争导致产业链利润持续承压,企业陷入越产越亏的恶性循环。此次企业联合挺价不仅是短期稳价行为,更反映出行业对理性竞争的共识正在形成。”一家不愿具名的硅片企业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通过合理定价维护产业链健康,才能推动光伏行业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升级。

    尽管目前下游对企业联合挺价的接受度尚待观察,但在上述人士看来,此举释放了明确信号,行业需告别低价内耗,转向价值竞争。通过构建可持续的盈利生态,中国光伏才能在全球市场中行稳致远。

    据SMM统计,此次企业联合挺价后的价格仍在硅片现金成本附近,与行业协会公布的成本测算仍有差距。

    在多位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进一步推动行业“反内卷”,联合抵制低于成本价出售的行为。

    “光伏行业的其他环节可仿效硅料环节进行产能整合,产能整合的目的是让企业有序退出,避免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进而削弱我国光伏产业的领先地位。”此外陈家辉建议,拓展贸易商和企业的新合作模式,利用先进的金融工具为企业提供服务,大幅减少流通环节中企业面临的库存压力。

    “长期的供需错配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光伏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反内卷’的具体举措需要行业内部达成高度一致。”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不仅需要推进“反内卷”,更要杜绝行业走出低谷后再重蹈盲目扩产的覆辙。

    “未来的光伏行业需要将技术革新、产权保护、企业盈利等作为发展的重要标准。”屈放进一步称。

    “从三季报的数据看,业务多元的企业业绩普遍较好,说明现阶段的市场竞争不仅局限于单一产业链条上的价格竞争。因此企业更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鼓励差异化竞争,不同技术路径间不再过分对标度电成本,而要转向更多应用场景。”陈家辉表示,更多地开发光伏应用场景、积极参与转型重组才是优质企业发展的方向。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