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王娟
9月24日,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能”)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据三一重能董秘周利凯现场介绍,上半年三一重能实现营业收入85.94亿元,同比增长62.75%。在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上半年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二季度的盈利能力显著上升,二季度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周利凯表示,今年以来行业整体中标风机价格较2024年全年上升了5%以上;对于2026年而言,预计三一重能和整个行业毛利率都将会有一个显著提升。(一般而言,风机行业今年中标的订单大部分会在次年交付。)2025年上半年三一重能风机对外销售容量4.72GW,同比增长约44%,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对电站投资收益率总体保持乐观
从业绩收入结构来看,2025年上半年三一重能电站产品销售收入占总营收21%,是三一重能第二大收入来源。
在业绩说明会上,三一重能董事、财务总监张营表示,上半年三一重能公司有460兆瓦自建风场成功并网,同时对外出售的电站项目的容量超过了300兆瓦,尽管当前市场化电价对新能源并网电价产生了影响,但未来整体电站产品的投资回报仍旧较为可观。
“我们认为电站产品可以实现稳定的现金流,从目前来看,投资风场电站产品回报率还是比较好;对于公司而言,电站产品是值得长期投入的,不管是自持还是出售。2026年我们仍将积极推进风场电站的开发。”张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张营进一步解释,“‘136号文’出台后,各地区电力市场化的定价政策也逐步在落地,短期内电力收益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随之而来风电场的投资收益率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对于‘531’之后的增量项目,从实际情况来看,竞价规则设置了电价底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恶性竞争,保护合理利润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136号文”即2025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简称“136号文”)。“136号文”提到要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与此同时,“136号文”以2025年5月31日为节点划线新能源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即业内简称的“531”全面入市节点。
另一方面,周利凯认为,从区域来看,沿海省份、中部省份等电力消纳较好的地区电价政策落地相对友好;在甘肃、山西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此前市场化交易比例已较高,政策影响也相对有限。对企业而言,未来投资重点将可以集中在电价政策友好的区域。
此外,周利凯强调,政策明确将绿色权益与电能权益分离,当前市场对于风电场的估值还是基于电力收入方面,尚未体现绿色收益,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绿色属性价值的提升,未来绿色权益的收入也将会逐步纳入到风电场的估值体系中,风场依然是比较有价值的投资资产。
海外订单增长势头迅猛
整体来看,当前海外风电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中国风电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步伐加快。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三一重能海外新增订单1吉瓦,截至半年报披露日,2025年海外新增订单已超2吉瓦,同比大幅增长。在手订单价值已超100亿元。
周利凯现场介绍,在海外订单分布上,三一重能主要集中在亚太市场,但2025年上半年,三一重能在拉美和欧洲地区均有订单收获,公司品牌的海外影响力在逐步提升。同时在海外项目推进中,上半年三一重能完成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绿地项目投资协议签署,塞尔维亚项目得以顺利推进,还获取东南亚绿地项目的开发权。
周利凯表示,当前三一重能海外销售已经开始迈入规模化的快速增长期,同时伴随着美元进入降息周期,海外对于风电项目投资进度会加快,基于此,预计未来两年公司海外收入规模将会实现大幅增长。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三一重能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33亿元,毛利率超过20%。
在产品方面,目前三一重能正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建立国际化的研发思维。据悉,三一重能积极推进海外产品开发、各平台机型向海外市场的覆盖,且针对欧洲市场三一重能推出了SI-18580/SI-17578机型,在发电效率与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周利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三一重能十分注重对国际市场的拓展,注重ESG建设,ESG建设成效也会影响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能力;目前三一重能正在深化气候变化行动、打造韧性供应链、智能化转型、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将绿色技术融入风电产品中,以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绿色竞争力。”
周利凯表示,今年以来三一重能“出海”步伐在加快,未来“出海”部分的业务收入在三一重能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会显著提升。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