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钊)8月28日晚间,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洋医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7.51亿元,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公司营业收入为43.7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7亿元。公司持续聚焦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布局,加大资源投入,坚定向创新药企转型发展。
品牌运营稳健增长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百洋医药不断压缩批发配送业务,持续聚焦品牌运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品牌业务营收为27.16亿元,同比增长1.36%,收入占比提升至72.41%。其中第二季度营收为14.21亿元,较第一季度环比增长9.75%;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报告期内品牌业务营收为33.39亿元,同比增长14.91%,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趋势。品牌业务毛利额达12.86亿元,毛利额占比提升至93.99%,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
凭借产品创新与营销模式升级,百洋医药主力品牌持续释放动能。“全球补钙专家”迪巧品牌营收9.05亿元,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收9.5亿元,连续九年位列国内进口钙补充剂市场第一。“抗肝纤维化品类第一品牌”扶正化瘀营收3.71亿元,同比增长37.42%。随着乙肝抗病毒和抗纤维化“双抗治疗”理念在临床中的持续深化,扶正化瘀将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纽特舒玛品牌营收0.78亿元,同比增长34.83%,百洋医药继续夯实纽特舒玛“进口纯乳清领导者”品牌定位。干眼症原研品牌海露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14.86%。此外,百洋医药积极布局线上新兴渠道,推动品牌持续增长。
百洋医药在产品结构优化方面成效显著,独家专利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高毛利产品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毛利额的提升。在夯实自有品牌运营的同时,百洋医药也正加速导入具备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创新转型加速价值转化
在国家创新战略驱动下,医药产业加速转型,政策导向聚焦临床价值,创新正成为企业穿越周期、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百洋医药抓住战略机遇,以“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构建持续增长新引擎,推动自身从商业化平台向创新药企发展升级。
近年来,百洋医药不断加大对创新产品的投资孵化。公司投资了全球放疗技术引领者ZAP Surgical并成为其股东,获得了ZAP-X火星舟放射外科机器人在中国的商业化权益,并推动在国内打造放疗设备的全球生产基地。此外,公司还战略投资华昊中天,成为其基石投资者,并获得其全新一代微管抑制剂化疗药物优替德隆的中国大陆地区商业化权益。近期,百洋医药战略投资北海康成,并获得其特定罕见病产品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的商业化权益。
当前,战略投入正逐步转化为实际成果,百洋医药多个创新项目取得实质进展。优替德隆于2025年1月启动推广工作,目前已覆盖全国超过500家医院,开展研究者发起研究30余项。公司旗下青岛百洋制药持有的第一款抗耐药结核病新药NTB-3119M片正开展Ⅰ期临床研究;合作产品吉伦泰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研制的核医学创新药99mTc-3PRGD2,已被纳入优先审评;合作产品莱博瑞辰治疗骨坏死的全球首创创新药RAB001,正开展Ⅱ期临床研究。
在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医药行业整体承压的双重挑战下,百洋医药的战略转型既是应对行业变革的主动求变,更是基于自身优势的长远布局。尽管新品导入与创新投入短期内会让公司面临资源投入的压力,但随着创新成果逐步进入临床应用,百洋医药将实现医疗场景优化与商业价值创造的双重突破,为患者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