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僖)8月18日晚,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泉集团”)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51亿元,同比增长15.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1亿元,同比增长51.19%。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化学新材料、电池能源、生物制造”三大核心领域深化布局,在先进电子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生物质精炼等方向取得显著进展。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在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实现逆势增长;在AI与新能源革命浪潮中,又凭借PPO(聚苯醚)等低介电树脂和多孔碳材料成功切入高增长赛道,使公司具备持续增长的弹性与韧性。
其中,公司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43%;销量4.0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4.90%。
圣泉集团有关人士表示,作为芯片封装和服务器PCB(印制电路板)的关键材料,PPO树脂需求随AI服务器出货量激增而爆发;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临界点,动力电池材料需求呈现几何级增长,公司多孔碳材料作为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材料,成功切入主流电池厂商供应链。
同时,通过布局新领域、开发新应用,公司合成树脂产业市场份额扩大,实现销量的稳步提升;铸造材料领域,公司依托全面的产品矩阵,构建起覆盖基础粘结材料、核心功能助剂、合金材料、硅砂材料及辅助材料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公司还聚焦前沿需求,针对性推出系列新产品,在高端制造场景中的稳定应用,为产业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生物质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47%。大庆生产基地“10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一期工程)项目”持续平稳运行,各产品基本实现产销平衡。
公司还于同日晚间公告称,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为公司现有产品的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年产硅碳负极材料10000吨,年产多孔碳15000吨。本项目可以夯实公司在电池材料细分领域的领先优势,有效满足消费电子与动力电池领域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也有利于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保障公司在电池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