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文湘 见习记者占健宇
8月14日,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为电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0亿元,同比下降13.40%;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71.09%,基本每股收益0.67元。
根据公开资料,艾为电子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电源管理、信号链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要产品型号达1500余款,2025年上半年,产品销量超27亿颗,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汽车领域。
对于营业收入变动的原因,艾为电子在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下游消费电子客户需求和去年同期存在错位,但公司通过强化工业互联、汽车芯片等高附加值领域布局,新产品在消费电子、工业互联等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降低了消费电子客户需求错位导致的不利影响。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提升高毛利产品的份额,推动整体毛利率同比上升8.03个百分点,达到36.1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通过对高性能数模混合、电源管理、信号链三大产品战略布局,持续为消费电子、工业互联、汽车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矩阵。
对于工业和汽车市场,艾为电子半年报显示,2025年,公司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产品线,研发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定制化产品,并全面更新和完善多领域产品线路标,依据产品路标科学确定工艺平台的路标规划与演进方向,确保产品技术始终契合市场需求。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江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当前行业发展态势来看,工业、汽车等高附加值领域正处于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深刻变革之中,尤其在“双碳”目标和智能制造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高端装备等产业需求持续释放,市场规模快速扩张,能够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增长空间。
根据半年报,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多款车规级芯片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车规T-BOX的音频功放芯片、车规4*80W音频功放芯片通过AEC-Q100认证并开始出货;首款车规级LINRGB氛围灯驱动SoC芯片,集成了高压LINPHY、MCU、高压LEDDriver和颜色校正算法,在多家客户实现量产出货;首款车规级音乐律动MCU,赋能汽车智能座舱实现动感绚丽的音乐律动氛围灯效,在多个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成功量产。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艾为电子同样收获颇丰。公司推出的30V以上工业应用的磁传感器位置检测产品和电机驱动产品,进一步丰富了磁传感器和电机驱动产品矩阵;推出的高压多路半桥马达驱动产品,进一步开拓了工业市场领域。
除了工业和汽车领域,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艾为电子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记者表示,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及其应用落地加速,为行业开辟了全新增长赛道,其对算力的需求推动大算力芯片研发,在制造环节推动国内代工厂提升工艺水平,在智能终端、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创造多元化需求,加之政策与资本支持及“软硬件协同”趋势,为国内相关企业带来诸多机会。
在AI相关的产品布局上,艾为电子亦有不少成果。例如,半年报显示,艾为电子发布的新一代压电微泵液冷主动散热驱动方案,凭借超低功耗、超小体积、超静音的特性,满足高算力手机、PC(个人计算机)及AI眼镜等AI终端设备的散热要求;第二代高性能线性充电芯片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OWS(开放式耳机)等AIoT客户持续量产出货。
从研发方面来看,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艾为电子研发投入2.63亿元,同比增长4.00%,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9.20%,较上年同期上升3.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报告期内,研发人员数量为62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69.73%,较上年同期上升6.98个百分点。
在产能布局方面,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上海临港车规级测试中心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土建竣工。该中心的启用将大幅提升产品研发的配套能力,特别是在可靠性实验及测试环节。届时,公司在车规级芯片等关键领域的研发有望取得突破,有助于完善产业链布局,形成完整的生态链,为公司芯片研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