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北大早已不是公司实控人 北大医药拟启动更名工作

2025-08-08 23:56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冯雨瑶

    8月8日晚间,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启动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名称变更工作的议案》。

    据悉,公司分别于2022年12月份、2024年12月份经历两轮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北京大学现已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与北京大学已无股权关系,公司实际控制人现为徐晰人。

    鉴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已发生变更,北大医药表示,为明确上市公司目前的控股关系,同时根据公司经营及业务发展需要,拟逐步完成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名称变更工作,以逐步实现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去北大化”。

    此外,为顺应医药行业发展新趋势,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提升公司运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主营业务的高质量发展,经主要股东提议,北大医药拟对公司现有生产制造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并提请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以公司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工业园区(以下简称“水土工业园区”)的生产制造中心为基础,组建生产制造子公司。

    目前,公司位于水土工业园区的生产制造中心已具备成熟的生产能力和管理体系,是北大医药的主营业务与核心资产之一。

    北大医药表示,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将主营业务各核心节点逐步模块化,能够使各业务板块的经营核算更加清晰独立,便于公司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运营。生产制造是公司业务链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成立生产制造子公司,专注于生产制造环节,可实现生产资源的集中配置与高效利用,提高生产制造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效能,进一步强化公司在仿制药生产方面的优势,推动公司核心主业的稳健发展。

    公告显示,生产制造子公司通过独立法人主体的设立,将明确生产制造环节的经营责任、管理权限和绩效目标,建立更直接、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能够促使其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情况快速做出决策。同时,生产制造子公司也将独立承担经营责任和分享经营成果。这种清晰的责任权力与利益匹配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子公司生产制造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更加主动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但北大医药也提示风险称,生产制造子公司成立后在未来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市场环境、经营管理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投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公司将采取适当的策略、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控,以不断适应业务要求及市场变化,积极防范和应对相关风险。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