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销售数据揭示养殖业上市公司经营韧性

2025-07-12 00:11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桂小笋

    截至7月11日,多家开展生猪养殖业务的上市公司发布了上半年销售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生猪售价走低,但整体来看,生猪养殖行业仍颇具韧性,尚有一定盈利空间。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生猪养殖行业分析师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受供需结构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上涨空间不大,但企业仍然需要着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规模效率。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销售情况简报显示,今年1月份商品猪每公斤的售价为15.41元,而6月份则为每公斤14.18元;江苏立华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情况简报显示,今年1月份肉猪的销售均价为每公斤16.12元,而6月份则为每公斤14.54元。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孙志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当前,基础产能持续处于高位区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维持在4050万头以上,显著高于39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水平,商品猪出栏量同比保持增量态势,市场供给的“基数效应”持续显现。此外,养殖端非理性出栏行为加剧短期供应压力。

    不过,即使生猪销售价格走低,今年上半年,行业龙头企业仍依靠降本增效等措施,获得了一定的利润。例如,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业绩预报显示,预计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导致收入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

    “从上半年的价格来看,生猪养殖仍有收益。如果下半年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增速快于消费增速,那么可能会面临阶段性供给过剩压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朱增勇分析称,下半年生猪供给仍然明显高于上半年,但消费需求将会随着季节更替有所增长,生猪平均价格可能总体呈现窄幅震荡特征,第三季度猪价可能会季节性回升,但持续性上涨缺乏支撑,上涨空间不大。在消费需求稳定的前提下,7亿头生猪能够保证供需两旺,但规模企业仍然在扩张,在总量需求确定时,势必引发生产成本竞争。

    查阅公开信息可知,有关部门也于近期持续引导生猪养殖行业去库存、去产能、优结构。有券商研报提及,这些引导短期有利于库存释放,或利好秋冬消费旺季猪价,中长期有助于提升养殖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生猪养殖行业或逐步进入高质量竞争阶段。

    “通过市场竞争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规模效率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需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避免盲目扩产,应注重养殖技术、营养技术、品种培育的投入。”朱增勇说。

    孙志磊也建议,养殖企业要优化出栏节奏,灵活调整存栏结构,同时要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锁定原料采购价格等方式压缩单位养殖成本,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以减少疫病导致的存栏损失。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