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民船订单量价齐升 中国重工、中国船舶预计中报净利润大幅增长

2025-07-12 00:11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梁傲男

    7月11日,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至18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下同)相比,增长181.73%至238.08%;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至1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2.96%至260.57%。

    对于业绩预增原因,中国重工表示,公司把握船舶行业发展态势,进一步发挥主建船型批量建造优势,强化精益管理,深化成本管控,着力提升效率效益,交付的民船产品数量大幅增加,营业收入相应增长,经营业绩同比明显提升。

    同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8亿元至31亿元,同比增加98.25%至119.49%;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26.35亿元至29.35亿元之间,同比增加119.89%至144.93%。

    中国船舶表示,船舶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公司手持订单结构升级优化。报告期内,公司交付的民品船舶价格同比提升,建造成本管控得当,营业毛利同比增加。此外,中国船舶联营企业的经营业绩持续改善。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表示,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除民船订单量价齐升外,还得益于多方面举措,例如,两家公司均通过智能化改造和精益管理提升效率,使单船建造周期缩短、交付量增加,叠加钢材价格下降和集中采购,成本显著降低;此外,订单结构向高附加值船型倾斜,LNG运输船、超大型油轮(VLCC)等占比提升,绿色船舶技术落地带来溢价。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

    当前,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正开展A股市场最大规模吸收合并重组,中国船舶拟以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金额高达1151.50亿元,是截至目前全球船舶行业交易金额最大的企业合并案例。

    据记者了解,7月4日,本次合并重组交易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7月8日完成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重组方案注册稿。目前,本次合并重组交易尚待中国证监会签发注册批文,并由上交所完成发行上市安排后,才可正式实施。

    中国重工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船舶及海洋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他等五大业务板块。

    中国船舶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在建大型LNG船、大型邮轮的上市公司,在造船国际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公司在手集装箱船、油轮、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汽车运输船(PCTC)、多用途船、自卸船等细分船型订单数量均居全球前列。

    长江证券研报显示,两家企业合并将助力中国造船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重组完成后,中国船舶将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上市公司,根据中国船舶、中国重工2024年年报数据,合并后公司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约15%,造船完工量全球占比超过14%,新签订单量全球占比超过16%。中国船舶合并中国重工后将减少同业竞争,优化船舶制造板块产业布局,并有望发挥协同效应,提升船厂接单效率和造船产能,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此外,根据中国船舶集团此前发布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重组完成后,船舶集团内包括沪东中华等优秀船舶资产的整合也有望逐步拉开序幕。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达到1532万载重吨、3069万载重吨和22978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9%、67.6%和64.3%,主要造船指标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造船新接订单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造船业周期上行趋势未改,船舶盈利潜力有望持续释放。2025年全球造船业手持订单普遍饱满,船舶行业更新换代周期持续上行,全球造船产能供给偏紧格局仍将延续,造船业周期向上趋势有望进一步延续。”有券商分析师如此表示。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