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多家公司“刷新”回购、主要股东增持进展情况

2025-05-23 23:32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桂小笋

    5月23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对此前发布的主要股东增持股份、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刷新”。同时,广东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中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发布了首次回购的公告。浙江亨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了控股股东增持计划的最新进展。

    从相关公司发布增持、回购计划到执行操作的时间来看,部分公司在发布计划之后,较短的时间内即着手实施,出手较为迅捷。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对于市值管理、内部管理、股东回报的重视程度正在持续提升,政策的支持也提供了助力。双重力量推动之下,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出手增持、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股份计划的案例数量和规模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梳理相关上市公司的公告可知,从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施增持的目的来看,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有信心被频繁提及。

    同时,对于发布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而言,增强投资者信心是被提及较多的原因。回购的股份后续也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者用于注销并减少资本。回购股份后被注销也被称为注销式回购,行业人士认为,注销式回购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维护股东权益。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或主要股东增持,这些行为不仅能缓解外部冲击带来的市场波动,还能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推动企业长期价值释放。

    此外,主要股东出手增持和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的背后,专项贷款的助力备受关注。近段时间以来,陆续有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专项贷款承诺函。也有公司发布公告称,将此前发布的回购方案中,关于资金的来源由“自有资金”调整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含银行回购专项贷款等)”。

    “政策工具创新与制度完善,为主要股东出手增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随着政策工具的持续优化与企业治理能力的提升,增持和回购有望成为常态化的市值管理手段。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