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牧原股份:未来持续创新赋能养猪 推行国际化发展战略

2025-05-17 11:45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肖艳青

    5月16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在股东大会现场,《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有50余名股东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股东大会上,牧原股份管理层就市场关注的养殖成本、港股发行,海外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

    上市十年快速发展

    在股东大会上,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表示,公司自2014年上市以来在业务、治理、合规三方面做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去年生猪出栏量突破7000万头,这是外部社会因素和股东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感谢股东们提出的跨行业的建议和智慧,给公司提出了很多方案、方法、指导,股东们是公司发展的功臣。

    牧原股份历经30余年发展,现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上市之后公司经营业绩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公司营收26.05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79.47亿元,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秦英林表示,未来公司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从产品能力、服务能力、产业链的综合能力以及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力等方面提高公司的生猪业务能力。

    具体而言,在产品能力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指标、产品质量、财务指标和盈利能力。在服务能力和产业链综合能力方面,把成熟技术向外输出,同时,公司将加强饲料的供给保障等赋能产业链的发展。公司也将提升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力,把外部的技术应用到养猪场景中,通过机器人、智能装备实现更轻松地养猪。

    在下午股东大会开始前,牧原股份安排本次参会股东参观公司当地的相关产业链。一名长期投资牧原股份的投资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投资者,我非常高兴看到公司在技术,规模,成本优势继续保持和加强,未来更期待公司基于商业模式,技术优势,产业成本优势,加大下游屠宰及肉制品加工的产业价值挖掘。

    此外,对于公司传承发展,秦英林自豪地说:“民营企业接班人问题是全球性难题,我们公司建立了二代接班人制度,化解了不少发展过程中的危机,这个是尝试效果显著,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持续降低成本

    降本增效是生猪养殖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牧原股份持续降低成本。年初至今,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逐月下降,4月份生猪养殖成本达到12.4元/千克,今年成本目标是12元/千克,公司此前提出的每头猪600元降本目标目前已实现三分之二。

    据介绍,目前牧原股份最优秀区域,南阳、开封、襄阳等地完全生产成本已经低至11.6元/公斤;片区最低达到11.3元/公斤,场线最低可达11元/公斤以下。

    牧原股份养猪生产首席运营官李彦朋表示,未来公司将从健康管理、种猪育种、营养研发、智能化应用等方面入手加强管理,逐步提升各项生产指标,实现养殖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饲料价格的变动是生猪养殖行业共同面对的风险之一。据介绍,随着公司合成生物项目的投产,将以生物合成氨基酸替代豆粕,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

    香港上市加快国际化步伐

    今年以来,牧原股份持续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

    牧原股份在今年4月份曾披露将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H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及公司运营等。

    股东大会现场审议通过了公司《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方案的议案》等多项相关议案。

    事实上,在2024年牧原股份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始探索海外发展。

    对于海外业务的进展,牧原股份在曾公告中表示,当前公司已成立海外业务团队,积极去了解当地情况,结合市场调研情况探索在海外布局的多样化发展模式。

    对于海外发展,牧原股份首席财务官高曈表示,当前,全球养猪行业发展不平衡,有的国家实现了主要猪病的全部净化,而有的国家还在和非洲猪瘟感染病等一些重大的猪相关的疾病在做斗争。而公司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在饲料、育种、疾病防控,环保、智能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实践经验。公司希望在推动国际生猪养殖行业的进步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同时,为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牧原股份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逐步组建强有力的核心团队和搭建本土化的人才体系。

    此外,对于投资者关注的公司如何应对生猪价格变动,以及公司未来资本开支情况。牧原股份董秘秦军表示,公司不对生猪价格走势做预判,公司将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对公司资金管理做预算。当前公司正在建设的产能不多,海外方面,公司进行装备和技术输出,未来在资本开支方面不大,公司已进入现金回报期。

(编辑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