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桂小笋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百货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在多家百货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说明会上与相关公司高管进行交流时了解到,百货行业上市公司正在加快转型步伐,以多轮驱动的业务模式、调改业态等方式来提升业绩。
百货行业面临的转型压力有多大?今年4月份,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香港科技大学利丰供应链研究院共同撰写的一份研报显示,百货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多个方面:一是需求恢复不足,企业有调改升级的需求,但面临投入产出不确定性矛盾;二是电商持续影响下,企业进行全域融合面临困局;三是自营业务作为提升商品力的重要途径,面临诸多瓶颈;四是数字化转型与投入难以平衡。
对此,多家百货行业上市公司表示,将积极通过多元化业务、调改业态、数字化等方式进行转型。
其中,调改业态、创新业态成为重要抓手。比如,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百集团”)在一季报中提及,公司加强零售主业调改转型,但需要一定过渡周期,当前百货、超市业态承压仍较为明显。
在业绩说明会上,兰州丽尚国潮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尚国潮”)董事长吴小波也就调改业态的相关事项向投资者进行了解答。
“公司百货业态以兰州亚欧商厦为经营主体,地处兰州中山桥核心商圈,是集百货零售、餐饮娱乐、酒店休闲于一体的中高端综合性商场,其调整和改善方向主要包括多个细节。”吴小波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介绍,具体来看,一是深挖甘肃本地商旅需求,通过数智化手段连接、触达商圈消费者,以经营流量提升商业价值为核心,积极盘活商铺资源、优化购物动线、丰富业态品类、增加柜位坪效。二是加强会员运营,通过一系列精准营销策略,提升会员消费额、消费笔数和招新人数,增强会员体系的活跃度与忠诚度。同时,亚欧超市优化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部分上市公司还通过多元化运营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在业绩说明会上,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杨宇鑫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2016年起,公司积极参与“健康中国2030”建设,围绕人类生命周期构建健康产业生态。公司完成了产业赛道的升级和蜕变,“生物医疗+脐血干细胞+健康养老+现代商业”多轮驱动,正在向国内大健康龙头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