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金材科技“质子交换膜”技术迎来新突破

2023-10-22 17:02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曹卫新

    记者日前从国内氢能龙头鸿达兴业旗下全资子公司金材科技了解到,历时25个月金材科技自主研发质子交换膜,创新性地引入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及成果,填补氢燃料电池的多项技术空白。该项技术获得江苏省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

    “我们做的质子交换膜,它的厚度只有15微米,也就是一张A4纸五分之一的厚度。”据金材科技总经理谢四海介绍,质子交换膜虽然外观平平无奇,但是薄如蝉翼,1平方米仅有20多克重,通过这张膜,氢能在无须燃烧的情况下直接转化为电能,氢气转化成质子和电子,电子通过用电器转化成电流,驱动汽车或者用电器运转,另外质子和对面的氧结合变成水,所以它的排放物只有水。

    “质子交换膜”作为汽车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隔离氢气和氧气并传递质子,是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和燃料电池领域的关键原材料之一。质子交换膜制备工艺复杂,长期被海外少数厂家垄断,国外企业在质子交换膜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目前国内的企业来说,质子交换膜的难点主要在于生产周期长、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要突破这些壁垒,国内质子交换膜企业持续在发力。

    谢四海表示,目前质子交换膜进口的主流竞争对手价格是2000元每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技术大批实现国产化后,预计能做到600元每平方米左右,这样能大幅降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项目量产后,预计可以减少膜材料使用量20%以上,节省成本30%以上,大大降低能源和原料损耗。同样,对于氢能源汽车来说,通过大规模国产化的质子交换膜,能让每一台氢燃料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成本降低2.8万元。

    金材科技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氢燃料电池系统作为氢能源汽车的心脏,占氢能源汽车生产成本60%以上,而电堆成本在电池系统中的占比同样超过60%。在电堆组成成本方面,质子交换膜成本占比16%。

    鸿达兴业已在氢气的制取、储存、运输及加注等上游全产业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气态、液态、固态储氢三种技术。此次旗下子公司金材科技发布质子交换膜技术后,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的韧性,也将助力我国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 田冬)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