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张继科事件”持续发酵 多家品牌集体解约

2023-04-04 16:51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王君

    “张继科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作为体育明星,其被爆料涉赌债纠纷、传播他人隐私视频,对此,张继科方面两次发声否认,但随后其借条被爆出,再次引发网络热议。

    对此,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张继科的行为是否违法尚需调查,但其本人及工作室的声誉会受到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张继科事件”发生后,多家品牌宣布终止与其合作。4月3日,安踏删除张继科宣传物料,与张继科终止合作。诺特兰德、相宜本草等品牌也都表示与张继科终止合作。

    “终止合作是企业最正常的反应,品牌借此避免对品牌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和伤害。”和弘咨询CEO文志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针对此类事件,除了解约止损,为了从源头规避风险,不少企业通过AI技术推出虚拟人当代言人。比如百度输入法就打造出了两个虚拟人物:林开开、叶悠悠,其中,虚拟人叶悠悠已经有了品牌合作。

    “企业请明星本就是想蹭他们的流量,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上海至汇战略营销咨询机构总经理张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明星是“正能量”的,企业就会受益,若相反,企业的品牌自然会受到伤害。但张戟认为,虚拟人起不到明星的作用。

    文志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明星代言依然是一种方式,因为明星本身自带流量,有利于品牌传播,但同时,企业在选择代言明星上会更谨慎,“建议企业在选择代言人时,要全面综合考量,做好背景调查,从而避免经济损失。”

    不过,虚拟人代言并不代表品牌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赵铭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虚拟人本身不是“人”,不属于法律主体身份,若虚拟人出现违背《广告法》的行为,虚拟代言人的运营方需要承担责任。

(编辑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