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奕萱
据宁波舟山港1月1日生产快报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海铁联运业务量首次突破8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3.3%以上,跻身全国海铁联运第二大港。
2019年来,宁波舟山港推进网络布局,提升服务水平,深化管理绩效,大力推进多式联运,打造海铁联运品牌,助推海铁联运业务迈向新台阶。12月初,“宁波舟山港-浙赣湘(渝川)”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被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命名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宁波舟山港持续做好内陆腹地的布点固线工作,构建连接内陆的海铁联运大通道。2019年新开拓省内龙游,以及省外长沙等地业务,并开通了湖州、钱清等5条海铁联运班列。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17条海铁班列及多条成组线路,业务辐射全国15个省(区、市)、50个地级市。其中,义乌班列已实现1天3班常态化开行,月均箱量达1万标准箱以上。
此外,宁波舟山港为不同客户“量身定制”物流方案,提供“门到门”服务,先后开行了煤炭、黄砂等大宗货物到萧绍地区的“公转铁”班列。同时,公司依托“肉类口岸+海铁联运+冷链运输”的资源优势,打造“冷链海铁精品专列”,冷链海铁业务辐射区域已延伸至四川成都以及河南郑州等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宁波舟山港通过深化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的合作,首次尝试铁路箱下水出境,在白泉港区设立全国首个海港铁路集装箱无轨站;加强与船公司合作,在重点区域开拓精品示范线路、开发进出口货源,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为缓解业务量快速增长带来的生产保障压力,宁波舟山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在铁路北仑港站先后投用众成堆场和201堆场,大幅提升了该场站堆存能力,并合力推进铁路穿山港站建设,打通穿山港区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为该港区海铁联运业务起好步。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