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0日晚间,株冶集团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000万元左右,2017年实现净利润5,545万元。
株冶集团曾表示:“2018年12月,公司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相关文件和所在地省市政府要求,彻底关停退出清水塘冶炼产能。“《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自清水塘工业区清理攻坚工作启动之后,上级机构和地方政府曾多次给予株冶集团资金支持,希望通过共同努力送还株洲人民一片碧水蓝天。2018年4月4日,湖南省财政厅向株冶集团拨付7,5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5月5日,湖南省财政厅向株冶集团拨付2亿元用于搬迁补助。2018年8月,五矿集团向株冶集团拨付1,160万元用于职工分流安置。2018年10月,株洲市财政局向株冶集团拨付2亿元用于清水塘产能退出。2018年12月,五矿集团向株冶集团拨付2,124万元用于职工分流安置。截止2019年1月28日,株洲市土地储备中心向株冶集团拨付11亿元用于土地收储补偿。2019年1月,五矿集团向株冶集团拨付3,244.85万元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然而,株冶集团表示,“因政府补偿不足,公司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136,816万元,此外,由于退出清水塘冶炼产能,公司旗下的铅产品产量同比减少20%,锌产品产量同比减少17%,铅锌产品成本较上年出现明显增幅,主营业务方面也形成了亏损。”
数据表明,公司主营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在2009年至2018年的10年时间中,公司有7个年度的扣非净利润为负数,其中2010年至2015年连续6年扣非净利润为负数,2015年度扣非净利润为-7.16亿元,为公司上市以来最大亏损额。公司预告2018年扣非净利润-8亿元至-11亿元,意味着公司亏损额将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