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文章正文

巨头抢滩智慧城市 金融背景的中国平安如何布局?

2018-08-27 15:09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晓悦

    本报讯

    从2012年住建部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到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把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略规划,智慧城市的实施也在国内迅速升温。数据显示,全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76%的地级城市,超过500座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近年来,从华为提出“智慧城市神经系统”、阿里提出“城市大脑”,腾讯强调“连接一切”,到平安集团的“1+N”智慧城市平台体系,无一不是巨头们抢滩智慧城市的身影。金融背景的中国平安如何与科技、互联网企业竞争,成为一大看点。

    “1+N”智慧城市平台体系

    8月21日,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深圳市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智博会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平安共同主办。

    会上,中国平安首次系统化公开展示国内首个“1+N”智慧城市平台体系及解决方案,利用1套“智慧城市云”平台,集成平安全球领先的创新科技,有力支撑N个智慧城市板块,包括智慧政务、生活、财政、安防、交通、口岸、教育、医疗、房产、环保、养老等,用科技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此外,在本届智博会主论坛“2018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论坛”上,《专业,让城市更美好——平安智慧城市发展白皮书》首次对外发布。该白皮书研究了我国智慧城市的沿革历史和发展目标,从顶层设计方法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标准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系统性地阐释以“智慧、智理、智效”为核心的平安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理念。

    目前,平安已与深圳市政府、西藏自治区、重庆市、南宁市等达成战略合作,并在多个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据悉,平安的智慧城市业务已服务全国200多个城市,建立的市民线上服务平台可提供2000余项服务,在智慧交通领域,助力深圳交警五一期间试行大鹏半岛“预约通行”管控方案,实现管控区域内通行量同比下降27.5%,交通警情下降90%;在智慧医疗领域,智能疾病预测平台实现深圳流感预测准确率超过90%;在智慧财政领域,累计为南宁市国有企业直接节约融资成本达到1.29亿元。

    金融背景的优势

    在巨头纷纷抢滩智慧城市的背景下,金融背景的中国平安如何与科技、互联网企业竞争?

    在接受包括《证券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平安智慧城常务副总经理胡玮表示,相比华为等科技企业,平安集团不会去做硬件,而会发挥集团发挥数据、场景、技术、和资金的优势。

    “让数据产生价值,安全性越来越重要。”胡玮在与政府接触中体会到,政府越来越重视数据安全。他认为,这正是平安集团相较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所在。

    作为一家金融企业,中国平安受一行二会的强监管。在这样的背景下,平安集团建立了一整套安全的体系评估,包括数据的使用规范和流程等。据胡玮透露,一般城市政府安全等级只需做到等保三级,而中国平安往往做到等保四级。

    而对比互联网企业,中国平安有更丰富的场景。目前,中国平安的场景囊括了智慧政务、民政、财政、安防、交通、口岸、教育、医疗、房产、环保、养老等多个方面,胡玮认为,这些场景的丰富度是别人无法达到的。

    “做这件事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这里有大量的数据,很多数据模型需要训练。”胡玮表示,雄厚的资金也是集团的优势之一。

    平安作为世界领先的金融保险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2017年一年归母净利润接近900亿元,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逾580亿元。据胡玮介绍,平安集团每年会拿出1%的收入投到科技研发,2017年共投了100亿做研发,目前全集团有2.4万名研发人员。正是这样的投入,令平安集团科技能力在短短几年间突飞猛进。截至2018年6月30日,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6121项,较年初增加3091项。

    此外,许多城市面临着“死运营”的问题,平安集团特殊的“项目+运营”模式,正是为了解决类似的问题。“很多企业做智慧城市有一个特点,以前做智慧城市是做项目,做完就走了。平安讲究‘项目+运营’,智慧城市强调市民服务,在市民服务中,一个应用上线时,用户体验不可能做到极致,这需要不断的运营、打磨、优化、提升体验,才能做到极致。我们觉得后续的运营比前期的建设更重要。”

版权所有 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 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 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 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