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高管访谈 > 正文

坚守初心 坚定核心 坚持创新—— 张国祥董事长在华软-瀚华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2018-11-16 19:09  来源:证券日报网 张国祥

    11月15日,华软资本与瀚华金控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合作发起百亿规模金融科技基金,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新实体经济发展。以下为张国祥董事长在此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QQ图片20181116191622.jpg

    瀚华金控2004年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目前有民营银行、金融资产管理、融资担保、金融保理、融资租赁等八个业态,在全国28个重点省市设有分支机构;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20万家,个人客户超过100万人;已经发展成为中小微企业服务领域业务模块最多、影响力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普惠金融集团。

    此次华软资本和瀚华金控战略合作是金融与科技的合作,是金融与实体的合作,是股权和债权的合作,也是资本和资金的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目标。

    普惠金融在国际的探索非常早,上个世纪80年代,尤努斯就在孟加拉创设了格莱珉银行,向贫困人口发放贷款。2005年,联合国正式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农村信用社以当地“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成为第一批普惠金融机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普惠金融”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各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将普惠金融服务规模又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我们14年专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经验来看,我认为要做好普惠金融关键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坚守初心,坚定核心,坚持创新。”

    一、坚守初心

    金融的初心,就是金融机构的组织善良。这种善良会通过组织架构体系贯彻于所有的行动中,远远超过从业者个人的善良。公司必须有强烈的服务意愿、善良的组织理念、清晰的普惠目标、强烈的社会责任、完善的公司治理。这是做好普惠金融的首要条件。

    中国的金融诞生于1500年前南北朝的典当,当时的南朝崇尚佛教,寺院积累了大量财资。官卿平民可以实物典质,在寺院换取现钱,寺院以此获得利息,投入慈善。时称“寺库”、“质库”,即当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了当时寺庙经济的盛况。由此可见,“金之初,性本善”,金融起源于慈善之心。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还有一家银行叫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也叫“小小银行”;其创办者陈光甫诞生于1881年,1976年去世,是中国近代首屈一指的银行家,被称为“中国摩根”。“小小银行”创立时资本金非常微薄,注册资本10万元,实收只有7万元;但这家银行专门服务小微和社区,发明了一元起存、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等多种创新业务,最后办成了中国最大的普惠金融机构。我想跟各位分享陈光甫的两段话:“借款于人,使解一时之厄,人非木石,讵无感激之心?故轻易不敢丧失其信用。天生我人,非令我等仅作饭袋衣架,实欲使我等从事于人群互助之工作。”这是“小小银行”的理念;“人争近利,我瞩远功;人嫌细微,我宁繁冗”,这是“小小银行”的文化。我们不能忘记陈光甫先生的思想和实践,也就是金融的初心。

    二、坚定核心

    金融有三大核心需要在实践中遵循。第一是逻辑,金融必须坚持公共品属性,国家逻辑第一,商业逻辑第二。金融是垄断行业,持牌机构无论资本结构如何,都已经蕴含了国家信用,因此要在坚持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探索合法合规合理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利益。

    第二是信用,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信用不是靠广告宣传出来的,而是凭借长期的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团队建设、品牌积累而成。金融机构必须从百年基业的长期着眼规划自身发展,切不可急功近利。

    第三是治理,由于公共品属性,金融无论上市与否,天生就是公众公司;股权必须分散,经营必须独立,运营必须专业。如果将金融机构视为自己的私产,干涉金融正常运营乃至搞关联交易,必然酿成风险。

    三、坚持创新

    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升级、扶持中小微企业,都必须依靠创新来实践落地。1500年以来的中国金融史就是一部创新史。第一次创新是南北朝的典当创造了“物的信用”,李白《将进酒》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花马和千金裘不是直接去换酒,而是到了典当变成钱再去买酒,这就是创新;中国金融史第二次创新是500年前的钱庄,钱庄轻抵押而以信用放款,发明了“人的信用”;第三次创新是200年前的票号,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创新,东家掌柜合伙,三爷不进票号等制度,无不体现了中国历史智慧,正因为建立了严格的运营体系,在盗匪横行、交通不畅、信息不畅的年代,票号依然能够做到汇通天下;第四次创新是100年前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黄金十年”,上海作为远东金融中心,拥有了完备的金融体系和繁荣的金融市场。

    目前正值中国第五次金融创新的机遇期,我认为有两个方向值得我们深度探索。一是科技金融,就是如何在金融中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等先进技术。科融的逻辑是通过数字化处理和标准化服务来降低普惠金融的成本。普惠金融由于服务的对象太小,成本高、风险高,如果不通过科技来降低成本,就只能依靠高利率覆盖风险,有违普惠的初心。中国在科融领域已经居于世界前列,我们应该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社会产生和共享科技成果,这也是我们今天共同发起金融科技基金的初衷。

    第二个方向是产融协同,金融与实体产业的合作核心是生态化。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中小企业不仅需要获得融资,还需要获得资本、公司治理、市场、技术、人才等全方位的支持,这些支持必须通过产融协同打通上下游、链接一切资源、将单一产业链提升为综合的生态圈才能够实现。金融在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效益方面远远高于一般企业,应该成为生态圈积极的倡导者和发起者。

    除了科融、产融两个创新方向外,我们还要关注服务内容的创新,也就是产品创新。普惠金融发展到今天,其内涵大为丰富,便捷的支付、安全的小额理财产品、利率合理的小额贷款,都是改善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金融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无处不在。

    最后借用一句话与大家分享并共勉,“与智者为伍,与德者同行,心怀苍生,善行天下。”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