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高管访谈 > 正文

锡业股份:行业全球老大是如何炼成的

2018-06-20 05:15  来源:证券时报

    提起云锡(即锡业股份控股大股东云南锡业),熟悉它的人都会说,这是一家真正的“百年老店”。它的前身是个旧厂务招商局,由清政府云南当局在1883年创办。发展至今,已经历了135年的风雨。

    2000年走上资本市场的锡业股份,通过多年艰苦努力,最终成长为世界锡业龙头。其中有何奥妙和故事?为了寻求答案,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与公司董事长汤发面对面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实业报国的“百年老店”

    王冰洋:锡业股份是全球锡行业的龙头,2015年重组华联锌铟之后,又变成了锡和铟双龙头企业。请汤总简要介绍一下,你们公司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汤发:锡业股份的确是行业龙头企业,一路走来有自己的一些经验。我们公司是1998年创立的,到2018年正好20年的时间。控股股东云锡则有135年的发展历史了。就云锡而言,可以用五个“最”字来概括:第一是历史最悠久。从满清、民国走到新中国,是三朝国企。第二是资源最丰富。现在我们锡储量还有近80万吨,锡、铟的储量则是世界第一。此外我们还有铜和锌,储量分别有120多万吨和400多万吨。第三是产业链最长。我们从地质找矿、采矿到选矿,从冶炼、深加工到营销,可以说实现了锡产业链条各环节全覆盖。在全球锡行业内产业链是最长的。第四是锡产品品种最齐全、规格也最完备。第五是市场占有量最大。我们从2005年到现在这13年,整个销量在全球锡行业都是名列第一。

    我们公司能够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总结下来有这么几条:

    第一,集中精力聚焦锡产业。2016年我们在总结十二五期间、还有过往历史的一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的发展目标,那就是:要更加聚焦有色金属、更加聚焦锡产业特别是锡深加工产业。

    第二,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从矿山选采到深加工,我们整个产业链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这是我们能够长久发展的一个制胜法宝。

    第三,近几年,在大股东的支持下,上市公司加大了开放的力度,在选矿、冶炼和深加工等方面都与国际上一些有影响力的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目前相关工作正在不断推进当中。正是这些方面的原因才使锡业股份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

    王冰洋:刚才您说公司是一个百年老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积淀了很深的文化基因。您能否介绍一下这些基因都有哪些方面?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它们都产生了哪些作用?

    汤发:常言道:“十年企业的发展靠管理,百年企业的发展靠文化。”在云锡13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包括我们上市公司创立的20年,企业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公司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不仅包括GDP的贡献、税收的贡献,还有就业的贡献、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的贡献。“产业报国”是我们最核心、最根本的文化。

    此外,诚信经营、珍惜自己的品牌和荣誉也是我们的文化。

    最后就是和谐共享、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几年我们在地方经济发展、回报股东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去年云锡在当地扶贫综合考核评价当中就荣获了第一等评价。在企业内部,我们每年9月份都要搞矿工文化节,通过这一活动我们营造了浓厚的锡文化氛围,我们希望云锡精神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要政府支持更要面向市场

    王冰洋:公司一路走来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在这个过程当中,好像也并非一帆风顺。那么,期间有哪些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人和事?您能否给我们讲一讲这方面的故事?

    汤发:锡业股份创立20年来,资产规模由10亿变成300多亿,整个发展趋势比较好,但期间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和问题。公司先后经历过三次困难期:第一次是2001-2002年的时候,整个市场行情都不好;第二次是2008年,遭遇次贷危机的冲击;第三次是2013-2015年期间,公司两度亏损。

    在2013年,因为整个行业价格下跌,公司经营压力比较大,这时控股股东就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持:将亏损的铅资产进行了剥离。此举很关键,因为它让公司有效规避了业绩连续亏损。2015年,公司又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以发行股票为对价,用37.5亿元购买了控股股东的优质资产华联锌铟75.74%的股权,华联锌铟正式合并进入上市公司。没有大股东的支持,这次重组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控股股东给予的帮助外,在国家政策的运用方面我们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前几年为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企业的进出口进行限制,国家降低了相关产品的出口退税,这就使我们的锡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所减弱。2016年国务院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进出口方面给予了一些特殊政策。正是依靠这一政策,为锡业股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守的基础。

    王冰洋: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如何理解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政府有过哪些支持?你们又是如何寻求市场化发展的?

    汤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锡业股份的创立就是国家经济政策支持的结果。九十年代末,云锡发展陷入了困境,这也是当时全国国有企业一个共同的特性。为了让国企三年脱困,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就包括鼓励和促进国有企业上市。我们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上市的。

    20年来锡业股份通过积极运用各种融资方式,取得了较为充沛的资金支持。就当地政府而言,在我们进行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给予了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此外在环保、安全方面也给我们创造了很多有利的条件。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宏观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则快速增强。在这种大的背景形势下,我们提出了“三转”理念,即企业要围着市场转、要围着利润转、要围着员工福祉转。由于要围着市场转,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开拓我们的终端,要加大深加工业务板块。过去我们依靠的是资源,往后十年、二十年,我们的支撑点在哪里?在科技、在市场!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应该市场需要什么,我们便生产什么。

    环保、风控和海外布局

    一个都不能少

    王冰洋:锡行业发展对环境影响比较大,所以要考虑到环保因素。最近有一些企业因为这方面原因阶段性停产,而锡业股份在这方面好像并未受太多的影响。这里头有何奥妙?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汤发:这与我们长期坚持绿色发展、环保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采取相关的措施是分不开的。从理念上来讲,我们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与环保协调处理,对企业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工作实务层面,我们专门成立了环保管理机构。具体来讲,我们在矿区以创建“绿色矿山”为抓手和切入点,大力推进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地面采矿方面,以华联锌铟为代表。在前期规划的时候要做到环评过关,环保的措施要到位;实际开采时,环境治理的效果要充分显现;开采以后要及时进行复垦或恢复。一个是在坑下方面。我们能做到废石不出坑,这样既节约了回填成本,又对环境进行了保护;至于坑下水,我们也进行了有效引导和治理。冶炼系统方面,主要问题是三废,即废气、废渣、废水,我们通过引进吸收消化系统,使其不良影响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王冰洋:锡业属于周期行业,目前公司业绩上升更多的是受益于锡价上涨的周期,将来不排除产品价格会有一些波动。面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您如何评价锡业股份的抗周期能力?

    汤发:公司从创立以来这20年当中,我国经济和有色金属价格,整体上走的是一个上升通道,中间有时也有回落。锡价格好的时候每吨能卖到20多万,而价格不好的时候每吨就只能卖3.8-4万,落差极大。今年一季度每吨价格超过14.5万,情况算是比较好的。未来三到五年,我们总体上持乐观态度。锡在国内稍微供过于求,但在国际市场上供给是有缺口的。在周期性波动过程当中,我们该怎么应对呢?在市场方面,我们要抓好风险的防控,同时要挖潜、创新,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王冰洋:我们知道,锡业股份已获得锡精矿加工贸易的许可,而且去年底就开始承接业务了。请问将来公司在海外市场这一块都有哪些布局?

    汤发:关于海外市场的布局,我们现在重点是要通过我们的香港公司、德国公司等,把政策利用好。特别是当前在国内锡产品稍显过剩的情况下,我们要通过这个政策进一步出口一些产品,在平衡国内外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尽可能地实现效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现在在锡原料供给比较紧张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好海外市场的资源,通过海外资源来进一步夯实加工贸易的基础,未来这块将是个公司发展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我们在市场部内部又专门设立了一个外贸科,目的是为了让锡精矿加工贸易政策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

    升级产品提高议价能力

    王冰洋:实体需求对锡行业影响比较大,目前一方面公司利润出现了回暖,另一方面实体需求实质性增长又并不太多。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汤发:这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供给端收缩带来价格上涨,使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利润支撑。从2016年到现在,部分矿山由于环保、安全治理等原因面临停产,导致供给减少。另一方面,需求端出现了变化。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传统产品、初级产品的需求,由于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在逐渐减少,其所带来的利润回报也相应下降;二是对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这一块我们要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的力度,希望它们能有一个更快的发展。从需求端对企业影响情况来看,传统产品虽然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真正有发展潜力的,还是中高端产品这一块。您所说的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了我们的产品结构在不断优化,也就是说中高端产品的比重在增加。

    王冰洋:刚才提到市场的议价能力,因为你们是全球龙头企业,是行业老大,产品占全球20%多的份额,这是否就意味着你们的议价能力很强?可以影响到别人?

    汤发:议价能力强弱要看供需关系情况,而这种供需关系又与生产成本相关。在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下,企业运行的财务费用是比较高的。回到市场层面,价格要根据整个经济景气指数,通过宏观面、技术面综合分析以后,再根据供求关系才能确定。市场需求多,价格肯定就会上去;市场需求少,价格就会下降,就会迫使你要转型、升级。最近几年,我们公司行业影响力、议价能力都在不断提升。当然想让全球锡行业价格都由你一个企业说了算肯定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努力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使自己的影响力不断得到强化。为此,我们与国际锡协、国际上行业先进企业,从原料供给端到消费端,不断加强联系与沟通。

    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王冰洋: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锡业股份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将来还有哪些规划或设想?

    汤发: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要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含义:

    第一,它强调要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我们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一些弯路,就是只追求量的扩张,而不注重质的提高。今后质比量要更加重要,这显然是一个重大改变。

    第二,它强调要从增长转到发展,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而发展除了量的增加外,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到效益的提升,环保、生态的保护,还有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五位一体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发展。

    第三,就是要克服发展的瓶颈。具体来说,就是:一要强调补短板;二要增加发展的优势;三要革新发展的动力。结合到锡业股份,我们的瓶颈是在深加工方面,目前中高端产品还不够。为此我们在这个方面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

    王冰洋:您1981年进入云锡,现在已经37年了,其中在锡业股份也工作了16年。这么多年下来,您的个人感受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您认为公司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汤发:我生在云锡、长在云锡、工作在云锡,与云锡共发展、共患难。到今年,我参加工作已经37年了,其中有两个时间段是在锡业股份度过的:第一个时间段是2000年7月到2007年9月;第二个时间段是2011年到现在,前后都是8年,共16年。感受有三点:第一点,为我们锡产业、为云锡公司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丰富的资源,感到骄傲。公司对国家、对民族工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自己作为其中一员,感到无比自豪。第二点,为云锡当前发展已进入到一个黄金时期感到兴奋。云锡的发展虽然经历过一些艰难,但总体上是辉煌的。它成长到现在,爬过坡、迈过坎,经历过困难,但整体趋势向好,发展的后劲也比较足。第三点,对公司前景充满了信心。回望过去,我感到自豪;放眼未来,我充满信心。这就是我37年工作在云锡,16年与锡业股份共发展的一些深切体会和感受!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