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正文

公募降费进行时:超千只基金年管理费率不超0.15%

2025-05-25 23:35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方凌晨

    5月份以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基金”)、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华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机构宣布调低旗下部分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或托管费率。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的降费行动稳步推进。目前管理费年费率在0.15%及以下的产品数量达到1009只。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行业降费行动有利于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提高投资者获得感。未来公募机构需重视增强自身投研实力。

    多只债券基金降费

    5月份以来,多家公募机构宣布调低旗下债券基金的管理费率或托管费率。

    具体来看,5月上旬,易方达基金率先宣布调低旗下两只债券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其中,易方达中债新综合债券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的基金管理费年费率由0.30%调低至0.15%;易方达投资级信用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管理费年费率由0.35%调低至0.30%。

    此后,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宣布自2025年5月9日起调低交银施罗德安心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和托管费年费率;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决定自5月16日起将万家信用恒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40%调整为0.30%、托管费年费率由0.10%调整为0.075%,并将该基金的C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年费率由0.40%调整为0.30%。另有博时裕盈纯债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托管费年费率由0.10%调整为0.05%,广发汇利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托管费年费率由0.10%降低为0.05%等。

    除了债券基金,多只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也有降费动作。例如,鹏华基金宣布自5月9日起,将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6%调低至0.45%,基金托管费年费率由0.15%调低至0.10%。同时,将该ETF的联接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50%调低至0.45%;自5月15日起,华夏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均由0.50%下调至0.15%,托管费年费率均由0.10%下调至0.05%。

    在5月份实施降费的基金产品中,部分基金规模可观。易方达中债新综合债券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LOF)、易方达投资级信用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分别为115.66亿元、48.72亿元。

    公募降费稳步推进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公募基金行业的降费行动稳步推进,降费效果显著。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目前管理费年费率在0.15%及以下的产品数量已达到1009只。

    2023年7月份,证监会发布实施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根据费率改革工作相关安排,先行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此后,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和托管费年费率分别降至1.2%、0.20%及以下。

    ETF、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等随后也纷纷加入降费的队伍。从当前市场上ETF产品的费率水平来看,目前管理费年费率和托管费年费率最低水平分别为0.15%、0.05%,不少ETF产品降费后采用这种最低水平的费率结构。

    同时,多只QDII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的费率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调低。

    今年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引导行业机构适时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投资者而言,公募基金降费可直接降低投资者持有成本,有利于引导投资者关注基金的长期业绩。对公募机构来说,头部机构具有规模效应和投研优势,中小机构承压,行业加速分化,倒逼机构转向“能力竞争”。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公募基金产品费率的降低有利于让利投资者,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同时,在降费的大背景下,公募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收入和利润下降带来的生存压力或较大。因此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优胜劣汰或加快,头部机构可能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谈及未来公募机构应如何发力,在提高投资者获得感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业内人士均认为,投研能力是关键。杨德龙认为,公募机构要提高自身投资水平,用好的投资业绩来回馈投资者,并将公司利益与持有人利益更多地绑定在一起。

    “在降费加速行业分化的背景下,公募机构需以‘投研+服务+创新’构建壁垒,实现投资者与机构共赢。”田利辉表示,未来公募机构发力方向是高度重视投研,深耕差异化策略,通过投研分析能力强化其长期业绩。同时,应大力开展产品创新,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此外,也要进行生态布局,不断发展投顾服务,加强投资者教育等。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