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民生消费 > 正文

与其担心产量不如担心农民收入

2020-07-29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人们关心粮食产量,希望粮食产量越高越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希望饮食有保障,希望一直能吃上便宜的粮食,而不是关心农民一年到头能在土里刨出多少收益。

    比如疫情期间人们抢米抢面,北方今年整个春天没下雨,人们担心麦子减产,到处流传麦子减产的消息,南方持续大雨,人们又担心水稻减产。

    粮食价格稍有上涨,也就是每斤几分而已,幅度不过是2%左右,就能让一些部门紧张。这种波动不要说在其他产品很常见,在粮食作物中也是常见情况。人们习惯蔬菜价格上涨,习惯水果价格上涨,习惯一切生活用品价格上涨,但就是对粮食价格上涨保持警惕性。中国的粮价已严重拖了CPI上涨的后腿,这背后其实是以无数个农民家庭低收入为代价。

    今年粮食已收在家中,很多农民家庭只是出售一部分粮食,大多数粮食还没有开售,和往年相比,农民惜售心理严重,这时候有很多专家都呼吁要想办法让农民卖粮,好让粮食更安全。粮食在农民手中,又有何不安全,农民受疫情影响,想多存一些粮食,受玉米价格上涨影响,对当前价格不满意,希望能再涨一些,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反应。

    种植小麦的利润,以每亩小麦售价1250元计算,每亩种子、化肥、农药支出、机械作业费、灌溉费分别为60元、200元、35元、160元、50元,算下来有600多元受益,这其中没有算劳动投入,也没有算土地租金,土地租金是机会成本,每亩地租金要600~800元收益。

    这样的收益,就是种植百亩,也是一个二线城市普通白领的水准。

    要想增加收入,就要增加产量,农民也要千方百计提高产量,但是如果细算下来,计算出投入产出比的关系,可能很多农民都会对产量不那么在意。因为持续性产量过剩,小麦价格一直涨不上去,这才是农民收入的最大桎梏。

    关于产量,的确会有各种说法。记者在调查中,询问农户收成情况,大多是给出模棱两可的范围,比如“和去年差不多”,在农户估算中,增减10%都是正常范围。即使在一个村子,自然条件高度相近的情况下,不同地块不同农户家的小麦产量也差异很大,品种不同,管理不同,种植技术有差异,有人愿意往地里下力气,做个祖辈教导的好庄稼把式儿,有人就不那么上心。

    了解某一块儿地产量不容易,了解整个区域产量更难,想知道整个国家的产量,并不是随便做一点调查就能确定。

    减产的确会有,农作物生长要天气配合,就是产量很好到了收获季节阴雨连绵,麦子在麦穗上发芽,也收不起来。但就是这样的年份,依然是丰收年,当年麦子价格依然平稳。

    从证券时报记者对收割机手和当地农户的调研来看,有地方丰产,有地方减产,但依然是一个正常年份,今年统计结果显示还增产。

    统计数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价格的指导作用,现在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平稳异常,这说明市场供给充沛,小麦还有巨大的库存,国民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但是国民应该担心的倒是农民收入问题,丰收并不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提高只能靠种植集约化,种植面积扩大,以及粮食涨价。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