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民生消费 > 正文

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遇挫 售货员称口感差懂行人不买

2017-08-28 02:32  来源:证券日报 桂小笋

    ■本报记者 桂小笋

    《证券日报》记者此前曾对美国牛肉告别中国14年之后再次回到中国市场进行报道,时隔近一个月之后,记者再次走访北京线下门店时发现,呼声很高的美国牛肉在北京市场可谓“高开低走”,记者在线下门店观察的半个小时里,几乎没有消费者前去问询。

    “这个(美国牛肉)价格太高,选购的消费者不多,外观上看,和其它地区的牛肉相比,颜色深,有牛肉消费习惯的消费者,更倾向买鲜牛肉。”销售人员对记者介绍。

    从生产到分装耗时近两个月

    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的消息传出是在今年5月份。国务院新闻办在5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宣布了中美双方就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能源等领域的问题已经达成的十项共识,其中,中国将尽快允许进口美国牛肉的消息,最迟不晚于今年7月16日。

    查阅公开报道可知,此后,陆续有线上生鲜企业和线下卖场宣布引进美国牛肉,物美也在7月末宣布,引进美国进口牛肉。不过,从《证券日报》记者此前走访的结果来看,线下平台并未大面积铺货进行销售。

    价格上来看,以引进美国牛肉的物美对外发布的消息为例可知,美国进口牛肉在物美的售价约为每斤58元至158元。

    从记者走访的情况来看,目前北京市场销售的美国牛肉产品中,品类较少,且和国内产品相比,价格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情况,“美国牛肉的价格太贵,买的顾客不多,而且,这些进口牛肉是冷冻,口感上要比鲜肉差一些。”卖场的工作人员介绍。

    在一个线下卖场,记者看到,一批产自美国的牛肉产品,生产日期显示为今年的6月28日,保质期24个月;分装日期是今年的8月16日,保质期为自分装日期起12个月。“从生产到分装就用了将近两个月,冷冻产品的口感要差一些的,真正懂牛肉的顾客也不买这个。”卖场的销售人员称。

    走访情况来看,进口牛肉产品从生产到分装耗时较长是共性,例如,在和美国牛肉放在同一个柜台销售的原产地是乌拉圭的一款牛肉产品中,产品标签显示,生产日期是在今年3月15日至4月1日,保质期24个月;分装日期是今年8月18日,保质期自分装日期起12个月。

    国内企业产业效率仍需提升

    据《证券日报》记者此前和行业人士交流的信息可知,对于这个价格,高出了此前市场人士的预测,因此,行业预测的“价格战”并未出现,但是,美国牛肉进口对国内养殖企业带来的冲击依然存在。

    综合各方观点可知,美国牛肉对我国养殖企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品牌认知、产业效率提升等方面。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程程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及,虽然此前行业预想的低价状况没有出现,但是,对美国牛肉进口要求严格,就过滤了低质量牛肉冲击市场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必然要提升产品质量,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竞争变化。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