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两会进行时 > 正文

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渐行渐近 畅通科技与资本高水平循环

2022-03-07 15:03  来源:证券日报网 吴晓璐

    本报两会报道组 吴晓璐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渐行渐近。

    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中资本市场相关的最热话题。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们认为,注册制改革以来,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基础制度,支持科创企业融资发展,激发科创企业人才创新精神,有力地推动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畅通科技与资本的高水平循环。

    推动金融资本转为科创投入

    自注册制改革以来,一批科创型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规模显著提升。

    《证券日报》记者据公开数据统计,2021年,沪深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和新三板股权融资规模分别为16743亿元、21亿元和260亿元,合计1.7024万亿元,同比增长8.05%,占全年社融规模比例为5.42%,较2020年提升0.91个百分点。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和社融占比均大幅提升。

    “自2019年科创板设立以来,注册制已在中国资本市场运行了将近三年时间。多样化和包容性的上市条件、高效的审核机制,更好地推动金融资本转为科创投入,注册制的改革有效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国人大代表、广博集团董事长王利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证监会积极贯彻中央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在注册制改革中,不断完善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相关政策,对激发科技企业人才创新精神,推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上市公司创新领跑者地位不断凸显。截至2021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共2129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近半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要行业已形成集群效应。

    全市场注册制将更好服务科技创新

    市场人士预计,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中,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强化资本市场在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循环方面的重要功能。

    王利平表示,前期,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取得很好的成效,但是跟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培养高质量上市公司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以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高质量的投资者,促进良性资本市场形态加速形成,从而促进资本市场更好的支持创新体系,促进结构性改革。

    “希望通过全面、持续完善和深化注册制改革,建设更加高质量、健康的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国家的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王利平表示。

    “注册制改革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意义是重大的,注册制的推出,更加接近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上市制度。”马新强表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对资本市场信息披露、退市制度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望形成对于创业公司实现“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筛选机制,资本市场也将能够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功能,进而更好地服务新兴产业。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如何让投资者及时读到、读懂上市公司公告和定期报告,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王利平认为,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可读性和针对性,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信息披露评价体系,进一步量化考核指标;另一方面也要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虚假信息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构建“诚实守信”的信披环境。

    马新强表示,进一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应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优化信息披露编报规则,保障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还应在信披中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将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所必需的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并不断优化披露内容,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简明清晰。

    依托创新筑实核心竞争力

    在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下,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进行转型升级、提升创新能力,是提高公司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后疫情时代,国家更强调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国产化力度,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着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将为公司核心业务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马新强表示。

    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王利平表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重视企业管理,不断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另一方面是不断创造价值,提升公司业绩。“提升公司的长期业绩,就必然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围绕主业,着眼长远。”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持续演进,广泛深入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在为未来发展开辟出新空间的同时,企业发展的马太效应也将进一步显现。”马新强表示,机遇永远给有准备的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从来压不垮真正有内功的企业,公司将依托创新筑实核心竞争力,持续打开业务发展空间。

(编辑 乔川川)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