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宝琛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于军10月26日表示,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春长生问题疫苗案件、滴滴顺风车遇害案等恶性事件,以及学校食堂过期食品、发霉食品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消费者仍对食品药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产生忧虑。
“总局在积极妥善处置相关领域安全事件的同时,进一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严防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风险,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领域,实行更加严格的全过程监管。“于军说。
他同时介绍,针对当前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存在问题,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改革完善疫苗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从企业准入、生产质量管理、出厂检验、驻厂监管等环节加强全流程管理,全面提升疫苗监管能力。
二是加大药品监管力度,强化抽检和飞行检查,做到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
三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开展重点问题专项整治,着力推进抽检监测工作,加大违规行为惩处力度,做到全过程监管。
四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风险管理,强化质量问题整治,抓好重点监管,着力加强质量安全评估,完善视频监控指挥平台互联,运用“互联网+监管”,形成生产与流通统一监管的信息化平台,推进智慧监管和精准监管。
五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基于风险的重点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建立追溯体系和信息公示机制,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与此同时,于军介绍,当前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网络交易市场蓬勃发展,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对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提出了挑战。目前已发现的问题主要涉及:安全问题,如网约顺风车事件暴露出平台在乘客安全保护方面存在巨大的漏洞,网络订餐平台也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质量问题,一些购物平台放纵假冒伪劣产品上架,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垄断问题,一些互联网平台掌握了大量用户数据,行业垄断风险逐步显现,不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价格问题,一些购物网站虚假宣传、先提价再打折的欺诈行为时有发生,成为消费投诉的突出问题。一些共享单车平台押金退还难,成为消费者关注热点。
侵犯个人隐私问题,一些平台在客户不知情情况下采集客户信息,并滥用客户信息,还有一些平台保护不力导致客户信息泄露。
于军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一方面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针对互联网平台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认真贯彻落实《电子商务法》,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和措施,做到发展与规范并重,引导相关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更新监管理念,转变监管方式方法,优化网络市场等重点市场监管,强化监管协同,突出信用约束。深入开展2018网监专项行动,集中开展电商平台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假海淘、涉嫌垄断等问题专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