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近3000宗土地拟使用专项债资金收储 总面积已超1.33亿平方米

2025-05-22 23:23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芗逸

    盘活存量用地是今年房地产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各地公示拟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下简称“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以下简称“收储土地”)的节奏不断加快,拟收储地块总规模持续扩大。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5月20日,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储土地接近3000宗,总面积已超1.33亿平方米。

    记者注意到,4月份各地公示拟收储土地超1500宗,总面积超7000万平方米,总金额超1700亿元,宗数、面积、金额均超1月份至3月份拟收储土地公示总量。

    5月份,各地持续推进收储土地工作。5月22日,重庆市永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永川区2025年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存量闲置土地价格公示》,拟收储7宗地块。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专项债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工具,在今年推进“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积极推进专项债收储土地有关工作,有助于平衡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

    从拟收储地块的具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宗地属于地方国企,占比超80%。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从时间维度来看,4月份各地拟收储涉宅地块中,民企占比约16%,较2月份、3月份有所提升。未来央企、民企也可以借助换地、“收调供”等方式,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商,加快存量闲置土地盘活,改善自身土地储备结构,也有利于更好地改善市场供求关系,助力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在收储价格方面,以地块收储价格与出让时的成交价相比,约50%的地块拟收储价格与成交价的比值在0.8至1.0之间,约30%的地块比值在0.9至1.0之间。

    当前,已有地区对收储土地定价机制作出详细规定。信阳市人民政府5月8日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定价机制、收地方案、收地程序等。根据《通知》,除司法或破产拍卖进入变卖程序、在市域内参与竞买其他土地、因法定原因无法开工等四种情形以外的土地,将根据市场形势、合同履约等情况,按基础价格下调5%确定收地价格。

    “当前全国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储土地工作明显提速,但实际发行专项债的规模仍较小。”陈文静表示,当前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份已完成部分专项债发行,合计发债金额接近550亿元,约占拟收储金额的比重为15%,整体发债节奏有待加速。

    目前,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工作正得到更多地区的推进。宁波市财政局日前发布《关于发行2025年宁波市政府专项债券(七~十四期)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将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43.39亿元。本批债券将于5月23日招标,5月26日开始计息。

    谈及发行专项债收储土地工作的未来推进情况,陈文静表示,5月初中国人民银行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有望进一步降低各地发债成本,预计更多地区将参考已发行专项债省市的做法,明确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价格,加快专项债的落实发行,进一步改善土地市场供求关系。

    严跃进表示,各地在收购土地前,应明确土地用途,确保收购的土地能够得到有效二次利用。从高效推进专项债工作的角度,未来各地要持续优化工作方案和流程,以提高专项债的发行与使用效率。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