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国家发改委:“双碳”工作开局良好 下一步将研究制定综合评价考核制度

2022-09-23 10:06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杜雨萌

    在“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之际,9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双碳”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全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双碳”工作各方面进展好于预期

    据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介绍,两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双碳”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在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我国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能耗强度下降了26.4%,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水耗强度下降了4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58%。

    尽管我国“双碳”工作各方面进展好于预期,但刘德春也指出,过去两年,国际局势深刻演变,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失衡加剧,部分欧洲国家重启煤电,全球减排进程遭遇波折。这启示我们,绿色低碳转型绝非易事,必须立足客观实际、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

    对此,刘德春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切实履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科学把握节奏,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关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二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着力夯实能源供应基础,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三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四是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五是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

    “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刘德春称,中国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刘德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十年来,我国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具体来看,十年来,我国持续大幅增加环保投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1000亿元支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保障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取缔地条钢1.4亿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1%,比2012年增加5.7个百分点;“三新”产业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17.25%;新能源产业全球领先,为全球市场提供超过70%的光伏组件;绿色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提升至84%。2022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97万辆和386万辆,保有量达到1099万辆,约占全球一半左右。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数据还显示,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6.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单位GDP水耗下降了4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58%。

    “过去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刘德春表示,未来,要以“双碳”工作为牵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编辑 张明富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